生态环境部新规再收紧,未进入产业园区的陶瓷项目不允许新建、扩建

/ by 综合自各方信息(生态环境部) 浏览次数:

  众所周知,“十四五”是实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时期。但实际上,部分地区大量规划上马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严重影响碳达峰目标实现和区域环境质量改善。4月15日,生态环境部网站发布关于征求《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其中指出:存在以下情形的,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依法依规严格审核,确定是否属于法定不予批准环评文件的情形:未进入产业园区的新建、扩建石化、化工、焦化、有色金属冶炼、平板玻璃、陶瓷项目。

  文件要求,依法推进有关综合性规划和工业、能源等专项规划的环评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环评的调控、引领作用,落实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和“三线一单”要求,充分考虑区域和行业碳达峰目标约束,从严控发展规模、优化规划布局、产业结构与实施时序等方面,为火电、石化、煤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水泥、铸造等“两高”行业有关规划提供决策支撑。

  存在以下情形的,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依法依规严格审核,确定是否属于法定不予批准环评文件的情形:未按要求采取有效区域污染物削减措施的项目;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未按要求采取煤炭减量替代措施的耗煤项目;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或淘汰类的新建、扩建项目;未纳入国家产业规划的石化、现代煤化工项目;未进入产业园区的新建、扩建石化、化工、焦化、有色金属冶炼、平板玻璃、陶瓷项目;所在园区未依法开展规划环评的项目;不符合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要求或所在园区环境准入要求的项目。

  石化项目宜采取全密闭、连续化、自动化等生产技术,合理确定储罐类型,采用油品在线调和、密闭式循环水冷却系统和低(无)泄漏的泵、压缩机设备等措施,有效控制VOCs无组织排放。

  严密防控“两高”项目环境风险,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和监测体系,提升环境风险防控能力,石化、化工项目事故废水收集系统宜采用“重力流”方式,提高事故废水收集保障率。

  石化、煤化工、燃煤发电(含热电)、钢铁、有色金属冶炼项目须严格落实《关于加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区域削减措施监督管理的通知》(环办环评〔2020〕36号)要求,制定配套区域污染物削减方案,明确区域削减措施及责任主体。环境质量超标的区域、流域,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倍量削减,其他区域、流域实行等量削减。

  目前,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范围并无明确界定。《指导意见》重点关注了火电、石化、化工、钢铁、建材、有色冶炼等6大行业,并尽量细化具体管控要求适用的行业类别。

  专家认为,“十四五”期间国家层面必须要抑制高耗能产业的扩张,目前碳排放指标还会层层落实,地方的主动落实是必要的,而国家层面还在研究应当怎样把碳排放指标纳入整体体系之中。目前其本身已经存在产品饱和的问题,再增加投资,将来有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风险。

  实际上,这对陶瓷行业实际上是有相当大的影响。行业内人士分析,瓷砖行业相对而言也跟水泥、钢材、铝合金相同,是一个耗能比较大的行业。但中国在十年之后,2030年就要碳排放达峰,那个时候陶瓷行业面临着技术迭代、技术升级进步,甚至产业的升级转型,很快会提到大家的面前,所以建筑陶瓷行业的进步要看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

  首先,实现绿色工厂,实现瓷砖行业的绿色发展之路,第一步要转变改变观念,从过去单纯的环保整治,扩大到陶瓷生产全产业链。因为瓷砖行业有材料、装备、消费品等,是个非常复杂的产业链,其绿色发展、绿色经济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二,要抓住重点,淘汰低端产能;发展绿色材料,绿色工艺,绿色制造体系。如通过清洁能源和瓷砖薄型化形成突破等。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