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模庞大、链条复杂、竞争激烈的陶瓷行业中,党务工作者是一个特殊而关键的存在。他们通常不直接参与生产、销售或研发,但其工作的成效却深刻影响着企业的政治生态、文化氛围和发展动能。相较于业务岗位的党员,党务人员的角色定位更应侧重于“引领”与“保障”。他们的核心使命,是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企业得到有效贯彻,并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因此,陶瓷行业的党务人员,更应成为组织正能量的强大“引擎”与维护公正的关键“基石”,绝不能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两张皮”,更不能将党务工作平台异化为满足个人权威欲或推行偏执观念的“领地”。
一、激发正能量:做企业健康发展的“红色引擎”
党务工作的活力,在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陶瓷砖行业的党务人员,应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专家。
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准翻译员”与“生动宣讲者”。 要将国家关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绿色发展、质量强国等大政方针,与陶瓷砖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的具体战略紧密结合,用员工听得懂、能共鸣的语言进行解读和宣传。例如,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转化为企业节能降耗、绿色智造的具体行动倡议,激发技术骨干攻关热情;将“高质量发展”要求细化为“质量提升季”、“技能大比武”等生动载体,引导员工立足岗位精益求精。避免照本宣科、空洞说教,让正能量通过具体、可感的方式注入企业肌体。
做企业先进文化与正向氛围的“核心塑造者”。 针对行业可能存在的重效益轻文化、重短期轻长期等问题,党务人员要主动牵头,协同管理层,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诚信经营”和“奋斗文化”。深入挖掘和宣传企业内部的先进典型——不仅是销售明星,更包括环保标兵、创新能手、质量卫士。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组建党员突击队(如攻克技术难题、突击紧急订单),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彰显党组织的战斗力,营造比学赶超、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场。
做关爱员工、凝聚人心的“贴心人”与“连心桥”。 党务工作者要深入基层,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建立健全谈心谈话、困难帮扶机制,协调解决员工在生活、工作上的诉求。在劳资关系协调中,既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也要旗帜鲜明地维护员工的基本权益,促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种基于尊重与关怀的“柔性力量”,是维系团队稳定、激发内驱力的最持久正能量。
二、守护公正性:做企业政治生态的“净化器”
公正是党务工作的生命线。党务人员手握发展党员、评选表彰、纪律监督等重要职责,其自身是否公正,直接关系到党组织的公信力。
在组织建设中,严守标准,公正用人。 在发展党员、党员教育管理、干部选拔推荐(特别是对于管理岗位上的党员)等环节,必须坚持原则、严格程序、透明操作。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在业务骨干、一线优秀员工中发展党员,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坚决反对“人情党员”、“关系党员”,杜绝在发展党员和评优评先中搞亲亲疏疏、平衡照顾,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让“公平”成为党组织吸引人才的最大磁石。
在纪律监督中,铁面无私,防微杜渐。 党务人员要敢于履行监督职责,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党员进行监督。对于可能出现的违反操作规程(影响安全质量)、泄露商业机密、收受供应商好处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提醒、早纠正。在查处违纪行为时,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纪为准绳,不徇私情,不枉不纵,维护党纪的严肃性,营造风清气正的内部环境。
在利益协调中,秉持公心,维护大局。 当企业决策涉及员工切身利益(如薪酬改革、岗位调整)时,党务人员要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确保决策过程民主、结果公平。在协调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矛盾纠纷时,要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依法依规进行调解,促进内部和谐。要成为企业公正文化的倡导者和监督者,推动建立公平、透明的管理制度。
三、摒弃偏执:严防党务工作“内卷化”与“权力化”
党务工作者尤其要警惕脱离业务、自我循环的倾向,以及将工作权力化的风险。
杜绝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的形式主义偏执。 党建工作必须嵌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追求实效。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搞华而不实、增加基层负担的“活动”;不能只满足于“三会一课”开了、记录做了,却不解决实际问题。党务人员要深入业务一线,懂业务、知实情,使党建工作真正能为企业发展赋能,而非成为额外负担。
杜绝将意识形态引导变为“思想禁锢”的偏执。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根本,但这不等于压制正常的业务讨论和技术争鸣。党务人员要鼓励在技术研发、管理改进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不能把党员和员工的不同学术观点、工作建议上纲上线,挫伤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杜绝将党务岗位视为“权力席位”的官本位偏执。 党务工作的本质是服务,是为党员、员工和企业发展服务。党务人员不能有“特权”思想,不能利用发展党员、评先评优等权力暗示或索取好处,不能在工作中盛气凌人。应保持谦虚谨慎、甘于人梯的服务心态,以自身的模范言行赢得尊重。
陶瓷砖行业的党务工作者,如同烧制精品瓷砖所需的“稳定窑炉”和“精准配方”。他们未必是前台闪耀的“釉面”,却是确保整个“烧成过程”方向正确、环境稳定、成果优良的核心支撑。其价值,体现在通过激发正能量提升企业的“发展温度”,通过守护公正性优化企业的“内部结构”,从而最终保障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即企业的发展成果与人才队伍)。唯有如此,党务工作才能在陶瓷砖这一坚实的工业领域扎下根、发出芽,真正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红色竞争力”,引领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禅城陶瓷协会党支部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