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市场“黄金期”,瓷砖品牌如何用“小镇青年”需求撬动下沉市场?

/ by 美家网 浏览次数:

   中国县域经济的崛起,正悄然重构家居建材消费的版图。当一线城市家居市场趋于饱和,下沉县域的装修需求却因城镇化深化、人口回流与代际消费迭代,进入黄金增长期。其中,“小镇青年”作为县域消费的核心决策群体,其需求变迁正成为瓷砖品牌打开下沉市场的关键密钥。 

  一、县域市场的“黄金期”:从“基础满足”到“品质觉醒” 

  过去十年,县域市场的瓷砖消费以“功能性”为绝对主导——消费者更关注价格、耐磨度、防潮性等基础性能,品牌认知模糊,决策往往依赖熟人推荐或终端促销。但如今,这一逻辑正在被彻底改写。随着县域基础设施的完善(如高铁网络覆盖、物流体系下沉)、县域居民收入提升(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12年快于城镇居民),以及“85后”“90后”小镇青年的返乡置业与改善型需求爆发,县域瓷砖消费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小镇青年的特殊性在于,他们是“城乡双重经验者”:既在城市工作生活过,接受了现代审美与品质消费的熏陶;又因家庭联结保持对县域社会的深度参与,对本土生活习惯有深刻理解。这种“双重性”使得他们的需求呈现鲜明的矛盾性——既追求与国际潮流同步的设计语言,又不愿脱离县域的实际居住场景;既重视产品的环保性与科技含量,又对“看不见的溢价”保持警惕。这种需求升级,本质上是县域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从“功能满足”向“价值认同”的跃迁。 

  二、小镇青年的需求密码:从“产品”到“生活方式”的穿透 

  要撬动下沉市场,瓷砖品牌必须读懂小镇青年的需求分层。其核心诉求可归纳为三个维度: 

  第一,“去标签化的审美认同”。 小镇青年反感“土味装修”,却也不盲目追逐一线城市的“网红风格”。他们更倾向于“有质感的生活美学”——偏好简约现代、轻法式、新中式等兼具经典与时尚的设计元素,注重空间整体的协调性而非单一产品的花哨。例如,客厅墙面可能选择低饱和度的柔光砖,搭配原木色家具;卫生间则倾向于柔抛工艺的防滑砖,既满足实用需求,又避免传统仿古砖的厚重感。这种审美不追求“标新立异”,却强调“恰到好处”的高级感,本质是对“有品味的平凡生活”的向往。 

  第二,“功能即生活”的场景化需求。 小镇青年的装修决策更贴近真实生活场景。例如,有婴幼儿的家庭会关注瓷砖的抗菌率与抗污性;养宠家庭则重视表面耐磨度与易清洁性;年轻夫妻的婚房装修可能将“智能马桶+岩板餐桌”的搭配视为“品质生活的标配”。他们不再满足于“一块砖解决所有问题”,而是要求瓷砖与家居空间的功能属性深度绑定——从厨房的防油污到阳台的抗晒,从客厅的耐磨到卧室的静音,每一处细节都指向具体的生活痛点。 

  第三,“在地性”的情感联结。 尽管接受城市文化,小镇青年对本土社会的人际网络仍有强依赖。他们更信任“身边人推荐”的品牌,对“服务本地多年”“参与过社区建设”的企业更有好感。同时,他们反感“割韭菜”式的营销,对过度包装的品牌持怀疑态度。这种情感需求本质是“安全感的延伸”——装修是家庭重大支出,他们需要品牌不仅提供产品,更要成为“可信赖的生活伙伴”。 

  三、瓷砖品牌的破局路径:从“卖产品”到“经营关系” 

  面对小镇青年的需求变迁,瓷砖品牌的下沉策略需跳出传统“渠道扩张”的思维,转向“需求精准匹配”与“情感深度绑定”。具体可从四方面发力: 

  其一,产品端:做“减法”而非“加法”。 放弃“大而全”的产品线,聚焦小镇青年高频需求的3-5个核心品类(如柔光砖、防滑地砖、岩板),围绕“设计感+功能性”做深做透。例如,针对县域常见的“三代同堂”家庭,推出“抗菌+防滑+易清洁”的组合产品包;针对小镇青年的“社交型厨房”需求,开发“高颜值+耐高温+抗油污”的中板瓷砖。产品命名与宣传需弱化技术参数,强化“场景化标签”(如“早餐区的阳光砖”“儿童房的护齿砖”),让消费者直观感知价值。 

  其二,渠道端:构建“体验式触点”。 线下门店需从“仓储式卖场”转型为“生活方式体验空间”。选址上,优先入驻县域新商圈或社区商业中心,而非传统建材市场;空间设计上,模拟真实的家装场景(如“89㎡小三居”“120㎡改善型户型”),让消费者直观看到瓷砖在实际空间中的效果;服务配套上,提供免费的“空间设计咨询”与“旧房改造方案”,将门店变为“装修顾问”,而非单纯的“产品仓库”。线上则需依托本地生活平台(如美团、抖音本地)与私域流量(微信社群、业主群),通过“装修日记分享”“实景案例直播”等内容,建立与小镇青年的日常互动。 

  其三,营销端:用“在地化”替代“标准化”。 放弃全国统一的广告投放,转而深耕县域本土传播场景。例如,联合本地装修公司、家居卖场举办“小区品鉴会”,针对新交付楼盘的业主开展“一对一”需求调研;与本地KOL(如装修博主、社区宝妈达人)合作,通过“真实案例分享”“避坑指南”等内容建立信任;在节假日推出“家乡装修季”主题活动,将品牌与“反哺家乡”“改善家人生活”等情感议题绑定。关键是让小镇青年感受到:这个品牌“懂我生活的这里”。 

  其四,服务端:打造“全链路确定性”。 装修是典型的“低频次、高决策”消费,小镇青年对服务的敏感度远高于价格。品牌需建立从“量房设计”到“配送安装”再到“售后维护”的全流程标准化服务,尤其要解决县域市场的“最后一公里”痛点——例如,承诺“48小时上门测量”“72小时退换货”“5年免费保修”,并通过数字化工具(如小程序进度追踪)让服务过程可视化。此外,可针对县域市场推出“以旧换新”“老客户推荐返利”等政策,利用熟人网络降低获客成本,同时强化用户的长期粘性。

  下沉市场的本质是“人心市场”

  县域市场的黄金期,本质是“人的需求”的觉醒。对于瓷砖品牌而言,撬动下沉市场的关键,不是简单的渠道下沉或价格战,而是通过精准洞察小镇青年的审美变迁、功能需求与情感诉求,将产品转化为“生活方式的解决方案”,将品牌转化为“可信赖的生活伙伴”。当品牌真正融入县域的生活肌理,下沉市场便不再是“需要攻克的战场”,而是“共同成长的家园”。

(美家网产业研究中心  供稿)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