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靠房地产吃红利的时代,陶瓷企业需特别关注的几点变化!

/ by 综合各方信息 侵删 浏览次数:

   近日,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2021年房企到期债务规模达12822亿,最高的一年。而2022年房企预计到期债务约为9603亿元,比2021年下降约25%,但仍处于接近万亿的偿债规模高位。从2022年月度到期债务情况来看,房企偿债压力集中在1月、3月、4月、7月,以上四个月的偿债规模超过千亿元,这将使部分房企在短时间面临较大偿债考验,对房企在该节点的资金筹措、销售回款、工程进度等方面都提出较高要求。2022年,行业有251家房企需要偿还到期债务,其中22家房企到期债务超过100亿元,偿债压力仍保持高位。

  一则消息:2021年在房地产市场环境整体偏弱的环境下,总部精简、区域合并成了最主要的关键词。包括万科、碧桂园、华润置地、龙湖、世茂、新城、旭辉、中南、中骏、阳光城、荣盛、雅居乐、佳兆业、奥园、融信、祥生、金辉、俊发、时代、弘阳等20家规模型房企进行了组织架构变革,其中多家企业进行了不止一次的调整。业内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类似“瘦身”举动或许仍会进行。

  房地产与建陶行业关系太大了,现阶段房地产相对比较动荡,因此有陶企在做调整战略,工程渠道上控制风险,对战采合作更加谨慎,也更加注重经销商体系和工程体系的均衡。同时,房地产企业的集中度大幅提高,更多地只有是品牌陶瓷企业才能参与竞争,尽管价格不高。

  以往10年的趋势是房地产,但未来10年、20年建陶企业要更加特别的趋势是消费者,也就是消费升级。未来建材领域的红利是影响主流社会的Z世代年轻消费群体,如像现在的网红产品背后的逻辑离不开消费者。它们对家居的消费逐渐从80后的产品型消费,转向更高层次的生活美学消费,简单来说就是“轻装修重装饰”。包括改善性住房需求将会越来越占主导地位,高品质、高品位的住宅越来越被青睐。所以行业需要从过去的价格战思维,转向品牌战、服务战思维,从行业转向消费端。

  作为品牌方、材料方,需要深入研究z世代的性格、爱好、生活方式、对家居风格、设计、软硬装的需求以及对家的理解。陶瓷产品的制造要贴合消费者最新的家装喜好,而零售平台的服务必须要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只有深透地了解,思考如何满足它们的需求,才能抓住消费升级后所带来的红利。

(综合各方信息,侵删、中新经纬)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