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交易市场来了!建材行业被纳入,陶企如何聚“碳”成“财”?

/ by 综合自各方信息 浏览次数:

  为了进一步规范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活动,保护全国碳市场各参与方合法权益。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管理规则(试行)》方案。按照国家安排,基本确定,在6月底之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要上线启动。

  碳中和=更经济+更清洁+更安全的能源结构。碳排放权交易,顾名思义,既然是交易,肯定是双方或者多方。交易前,政府首先确定当地减排总量,然后确定一些排放额度,然后再将排放权以配额的方式发放给企业等市场主体。

  举例:

  A企业一年碳排放额度为20万吨,实际却要排30万吨;

  B企业一年碳排放额度为20万吨,实际只排10万吨;  

  A企业打算花钱买超出的10万吨额度,B企业打算卖出10万吨剩余额度,这样的企业走到一块进行交易,就叫做碳排放(权)交易,交易的场所称为碳排放权交易所。

  继18年4月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向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出委托函,正式将发电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相关工作后。今年5月,再度委托把建材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传统排碳大户建筑材料行业也即将进入市场交易。

  第一个吃螃蟹的发电行业用了两年半完成了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那是不是意味着,可以期待建材行业两年后出方案,三年后就是2024年正式线上交易和履约呢?

  建材行业碳排放相关研究已多年,基本上在2017年建材行业基准值确定与配额分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今建材行业碳排放约占全国工业排放的30%,数据质量也不错。行业专业内人士分析,实则陶瓷行业实际上是有相当大的影响。瓷砖行业相对而言也跟水泥、钢材、铝合金相同,是一个耗能比较大的行业。但中国在十年之后,2030年就要碳排放达峰,那个时候陶瓷行业面临着技术迭代、技术升级进步,甚至产业的升级转型,很快会提到大家的面前,所以建筑陶瓷行业的进步要看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

  从需求侧看,碳中和目标有望带来新市场的崛起,如,1)建筑保温材料:保温材料需求增长与产品升级体系有望迎来蓬勃发展,如发泡陶瓷保温板。建筑采取外保温进行改造施工时,可减少对住户的干扰。在装修中,内保温层容易遭到破坏,外保温可以避免装修对保温层的破坏。2)轻质建筑材料:使用薄板等轻质隔墙材料替代传统的水泥墙、砖墙,能同时减少水泥、传统建筑砖烧制过程中的碳排放和运输过程中的排放与能耗。

  有人士析分析,瓷砖业内做内装的很多,但相对而言,建筑陶瓷、陶瓷板用于建筑的外饰面比做内饰的难度大很多。对于瓷砖生产制造企业来讲,什么样的建筑外饰面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呢?

  很简单,“寿命长、耐久、低维护”以及低能耗生产加工。因为建筑的可持续性有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叫做全生命周期的运能量,就是一个建筑从建材开始一直到建筑的建造,一直到建筑的使用过程,最后寿命结束以后的拆解、废物的处理,所有的这些,它消耗的资源和能源是全生命周期的环境评价的标准,所以希望它有低能耗加工生产,而且这种建材可回收,可循环,在自然环境里面可解降;建造到运行的全生命周期内零碳排放技术及应用。

  据了解,2011年以来,国家在7个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累计覆盖4.4亿吨碳排放量,累计成交金额约104.7亿元,是全球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业内人士预计,2021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量或将达到2.5亿吨,为2020年各试点交易所交易总量的3倍,成交金额将达60亿元。

  所以关于绿色发展是所有行业都面临的问题,瓷砖行业也不例外,面临着挑战、机会、前景。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