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到五年,“两只手”将会淘汰更多的建陶企业!

/ by 综合自各方信息 浏览次数:

  1978,2020。这是两个普通的数字,但对于现代化之路上的中国建陶行业乃至中国经济;都象征着重要的节点。纵观中国陶瓷业高速发展三十多年,从屈指可数的陶瓷厂家到如今的上千家陶瓷企业,从全套引进意大利全自动化墙地砖生产线到成为全球最建陶最大生产国、出口国、消费国。行业早已进入成熟期,头部品牌、腰部品牌、尾部品牌早已各守其位。 

  目前,行业正从过去粗放式“印钞机”的时代转变为精细化高质量发展。随着这两年政府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让陶瓷产业有一个时间段的淘汰赛。一是,房地产快速发展造就了陶瓷行业的蓬勃发展,但随着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房地产政策短时间内不会放松;瓷砖出口也不会有太大的增长,年产量估计会从由80亿平方米继续下调至70亿平方米,整个蛋糕进一步缩小,对市场需求须务必保持理性;而大小企业品牌仍有上千家,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会继续淘汰一部分只做中低端产品、没有品牌、差异化、渠道、创新的陶企。

  随着政府这只“有形之手”,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处理僵尸企业,打击制假卖假企业尊重知识产权等健康规范让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无疑“两只手”将会淘汰更多的陶企,其政府的“有形之手”,可能占到50%-70%。到了那一天,建陶行业会产生生态重构,重构完以后,这个行业会迎着朝阳健康成长。

  健康成长的标志,就是意味着企业品牌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创新的人主动分享得到的创新红利,给予启发;消费者对于新产品认知程度更快更愿意买单;在这个阶段,行业才是真正健康可持续的。

  像这几年全国各地不少陶瓷产区面临停窑与洗牌,各地政府节能减排的重压来淘汰一些早已岌岌可危的的陶企,掩盖那些三无企业(无技术、没管理、没品牌)本该的自然淘汰。停窑是市场无形之手对瓷砖行业的一种调节,洗牌是优胜劣汰的基本手段,行业每年都有近百家陶企倒闭,这样的停窑潮与洗牌还将继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将是一种常态。

  “两只手”不断推动背景下,能跟上时代步伐和节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陶企,其实就是两手硬:一手是靠技术创新驱动产品与服务能力的提升,不断赢得市场与客户;一手就是靠资本的杠杆,收购、兼并、产业整合,把资产证券化,放大价值。那些持续做大做强的企业都会与资本共舞。就是做到一定量级以后,50%靠收购兼并,50%是靠抓核心产品的创新。

  中央政府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推进“高质量发展”发展,即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式发展转为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式发展、由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对于陶瓷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破茧成蝶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减少消耗,智能绿色化生产为主,减少对人力成本的输出、减少排放控住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大量污染物、建筑垃圾;以及建筑陶瓷薄型化、高端化为抓手和突破口,减少对原料的消耗做到绿色生产制造。其二减少多余品牌,上千家企业且存在不少企业旗下品牌多达七八个,市场上品牌泛滥,也不利于行业对于品牌知名度的打造。其三,减少人力,借助数字化管理,信息自动化以及云计算,减少用工数量,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

  市场具有自动调节功能,让市场无形之手的力量淘汰一低质低价、大路货色恶性竞争的产品。通过政府有产业政策干预,有形之手淘汰出局一批高污染高能耗、缺乏创新力、破坏行业生态的低端企业。一定程度上倒逼企业品牌重视品牌、创新、品质、绿色环保、智能化、效率等等。我们看日本、韩国和很多国际上的例子,政府在某些情况下的一些产业政策,也都对一个国家,特别是后发经济体,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