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陶企将死在“忽悠升级”的路上

/ by 美家网 浏览次数:

  而离消费者越来越远,陶瓷企业也就离倒闭日子不远了。

  对于衣食住行,纯粹追求低价的时代已经过去。这几年来,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普通的商家,大家都在谈“消费升级”。

  海底捞、探鱼、喜茶……这类品牌的爆红就是很好的例子。有人总结了消费升级最关键的2个特征。一是从“能温饱”到“要吃好”的转变,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是从“买产品”到“买服务”的转变,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产品消费,而是越来越重视服务体验。

  与此相应,很多传统企业也都紧跟消费升级的潮流,进行自我调整。以陶瓷行业为例。从抛光砖到抛釉砖、从单纯的卖产品到卖空间,是消费升级的要求,也是企业自我升级的一种体现。

  但当在大家都在谈“买服务”、“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时,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陶瓷企业,是在扎扎实实为客户做服务升级,包括提升店面形象、培训店长导购、提高设计水平、加强售后服务比如包破损乃至包铺贴等等。然而,也有一些陶瓷企业,打着“客户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的幌子,要求经销商更新产品、重装展厅、多备货……

  这样的升级,打的是“消费升级”的幌子,实质上却是对经销商的忽悠升级。有一部分的陶瓷企业,还停留在制造与卖货的思维阶段,他们并不关心瓷砖最后是卖给了哪个家庭,也不关心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对他们来说,最关心的是经销商从厂家的发货。这样的企业,以打造品牌或品牌升级的名义,让经销商做转型先锋——有些陶瓷企业,产品尚且无法正常量产,就开始让经销商订货,还美其名曰“以销定产”,这实际上是把风险转嫁给终端,甚至是让终端经销商为厂家的试错来买单。

  消费升级是切切实实在发生的。淘宝的一个副总裁曾分析说,消费升级带来的改变,除消费者购物能力提升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会带来消费者的消费知识的提升。这是因为借助现在的互联网发展,借助微信,借助于中国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去海外购物,旅游。现如今,消费者对很多商品的了解,跟几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瓷砖行业也是一样。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瓷砖品牌的认知变得更加容易。普通消费者尚且如此,业内的经销商就更简单。过去依靠信息不对称也可以打动一部分经销商,现在,除非品牌有一定知名度,否则经销商和消费者都不会买你的账。但很多陶瓷企业并没有看清楚这一点。

  如果真的要跟上“消费升级”的潮流,那么,我们的陶瓷企业,需要花更多的心思研究消费者,搭建卖砖有关的品牌服务体系,不要只盯着经销商,要求他们去探索转型升级。把主要精力放在经销商升级上,忽悠经销商的手段越高明,越容易忽略品牌商的内事。而离消费者越来越远,陶瓷企业也就离倒闭日子不远了。

(来源:陶城报)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