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的春天要来了:房子将回归居住 炒房客或将谢幕

/ by 房天下 浏览次数:

  2016年底的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一句话给红红火火、恍恍惚惚了一年后的楼市定下了主基调:房子要回归居住属性。

  2017年的楼市带着这个美好的愿景拉开了序幕:各地限购限贷政策仍在升级延续、楼市金融监管不断收紧、对中介和开发商的审查也毫不放松、房地产长效机制稳步推进制定中……在各方的努力下,刚需即将迎来自己的春天,而顽强“蹦跶”的炒房客们会就此谢幕吗?房子离“回归居住属性”又还有多远呢?

  双重属性下 房子“炒”字当先

  2016年的楼市浪潮中,炒房客这群弄潮儿“脱颖而出”,从南炒到北、从东炒到西,用高杠杆撬动房地产市场,所到之处“寸草不留”,一直搅得楼市“天翻地覆”。

  《经济参考报》曾报道,去年年初在深圳、北京等房价大幅上涨的一线城市采访发现,包括自买自卖转按揭、众筹炒房等通过杠杆手段进行房地产投机的现象正在出现。

  而之后,虽然政策助力去杠杆,但炒房行为仍未停止,反而随着楼市的升温逐渐由一线蔓延到二线热点城市,南京、厦门、成都、郑州等城市也频现炒房大军。在炒房客的推波助澜下,房价节节攀升,2016年年中还出现了房价跳涨的“楼市四小龙”——南京、厦门、合肥、苏州。

  交通银行去年12月发布的《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小康家庭对不动产投资的意愿高涨,不动产投资意愿指数为125,大涨10个百分点。

  其实,房子作为一种商品,具有居住和投资双重属性,对此,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表示,正是因为住房具有双重属性,而不是仅有投资的单一属性,所以才不能“炒”,过分强调住房的投资属性,则会损害其居住属性。

  刚需受挤压 呼唤房子回归居住

  正如刘洪玉所说,炒房推高房价后,会让更多的居民难以获得住房或增加支付压力。在炒房客当道的楼市,刚需族势必会受到挤压,置业首选地从城区变成郊区,再从郊区变成周边小城市。

  在房天下通过网站大数据分析得出的“2016年度热搜商圈排行榜”中,向来被北京人称之为“郊区”的房山长阳和房山良乡、大兴亦庄一起跻身前三甲。上海的热搜商圈也呈现同样的变化,徐家汇、陆家嘴这些曾经大热的商圈现在都已慢慢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往金桥、三林、惠南这些位置相对较远、价格较低的商圈。

  而无论在郊区还是周边的小城市,拥有一套房子对很多刚需族来说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更多的刚需族苦于不断攀升的房价,依然在买房的“泥潭”里久久挣扎不能上岸。

  王啸天(化名)来北京已经5年了,单身、没房、依然住在单位的宿舍里。在老家的亲戚朋友心中,他是个“有出息的人”,在大城市“混”、进了工作稳定的国企、月薪过万;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在北京高企的房价面前,自己想靠这微薄的工资买房有多难。接近而立之年的他对房地产很上心,每次看到炒房客的新闻就尤为愤慨,但愤慨过后他也只剩无奈。

  2016年底的中央经济会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让“王啸天们”看到了希望,刚需族急切呼唤房子回归居住,他们的春天要来了。

  多方齐出力 炒房客或“谢幕”

  其实,中央和各地方政府为抑制炒房客、助推房子回归居住属性所做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

  2016年3月起,“首付贷”被监管部门叫停,多地开始了持续一年的严查首付贷行动,炒房客的杠杆被折断;2016年下半年,多城密集限贷限购,给高烧的楼市注入一剂强力退烧针,也从资金和政策层面限制了炒房……

  在多方的齐发力下,炒房现象已经大大受到抑制,房地产市场也逐步回归理性。2017年1月1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表示,最近房价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正在制定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发展的长效机制,包括一些法律法规规定和财政金融政策。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房子终将回归居住属性,刚需族不会再为住房发愁,炒房客也将“谢幕”。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