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盟的反倾销案件中,通常在立案公告之前只有很有限的一段时间。企业应尽早加以重视并进行相关咨询。对中国的应诉企业来说,最为关键的是最开始的15天。在这15天的时间内,企业必须提交市场经济问卷和样本选择问卷。企业应迅速采取行动。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提交给调查机关的中文文件和资料都要附有英文翻译。
● 应诉准备哪些内容?
积极寻求协会商会帮助和外经贸主管部门的指导,在国内尽快报名应诉;聘请律师,并在律师的指导下,积极准备相关材料和证据;配合律师填写问卷,要求认真填写,按时递交;全面、充分、认真的进行准备,以便顺利通过核查; 应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要求召开听证会,阐明有利于自己的论点,弥补调查问卷中的一些不足。
● 我国企业在面对反倾销应诉时的会计问题
从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的反倾销调查表看,其中会涉及到大量的会计信息,特别是成本会计信息。由于企业平时不注重相关资料的积累,财务会计资料也与反倾销应诉口径不符,无法为应诉提供有力的抗辩资料。
在反倾销诉讼过程中,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很高。反倾销诉讼的提起、反倾销应诉会计资料的准备,调查问卷中大量会计信息的回答等都需要高水平会计人员的参与。
从技术角度看,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也是我国遭遇反倾销的一个原因。在确定倾销幅度时,对于正常价值的计算,需要对所有的成本费用支出进行分解,分摊到涉案产品上,因而企业的成本核算就显得尤为重要。
按国际会计准则和世贸协议规定,反倾销中所认可的产品成本除生产成本外,还包括SG&A即销售费用、一般费用和管理费用和一定比例的利润。而我国会计准则却把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作为期间费用,采用的是制造成本体系,未计算产品的完全成本。这就会导致按国际会计准则规定计算的正常价值会高于出口价格,从而认定我国出口产品存在倾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