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质量的安全与否,直接威胁着公众的生命,最近,南京市耗资5000多万新建一年半的汉中门大桥,被市民发现有40多根栏杆裂开了口子。而在接到投诉后,施工单位竟连夜用胶水将裂口糊上了,汉中门桥被网友戏称“桥粘粘”,一时间成为议论焦点。
建筑质量的安全与否,直接威胁着公众的生命,最近,南京市耗资5000多万新建一年半的汉中门大桥,被市民发现有40多根栏杆裂开了口子。而在接到投诉后,施工单位竟连夜用胶水将裂口糊上了,汉中门桥被网友戏称“桥粘粘 ”,一时间成为议论焦点。
南京耗资5000万新建仅一年的汉江门开裂后施工方用胶水去缝合,引发了各方的讨论。在即将告别09年之时,“桥黏黏”用它那雷人的方式“贺岁”,也着实让“桥粘粘”“火”了一把。真正让“桥粘粘”红得发紫、继续红透大江南北的莫不是它的建筑质量及与之不对称的所得荣誉。
南京惊现“桥粘粘”警醒建筑建材行业自律性
“桥黏黏”事件的发生应引起建筑建材行业对于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深度反思,产品的质量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产品的质量得到完全的保证,才能让消费者放心的购买产品,才能让消费者对企业产生信任。
房屋建筑质量同样惹人忧
过去一段时间,建筑房产中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青岛惊现“楼裂裂”的事件、山东烟台的汽车东站大楼“楼垮垮”事件再到上海“楼脆脆”、成都“楼歪歪”、浙江“楼薄薄”事件等等,一时间建筑质量问题成为大家瞩目焦点。
看到如此之多的建筑质量问题,我们不得不要问一句,“建筑质量何时才能让人放心”。
建材行业质量问题频发
近一段时间以来,建材行业的产品质量问题也是频繁的出现,从木地板质量监测82个批次合格率仅为64.6%,到江苏省在12月份不到一周的时间内所接到的装修、建材和家具行业占了近四成投诉量,再到北京地区的22中不合格建材商品的下架。从建材产品的质量问题频发中反映出,质量问题是企业生存的“绊脚石”,是建材企业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殊不知,在消费者大量的投诉之时,也是品牌口碑流失的过程。
总结:
质量!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紧抓产品的质量环节才是企业的长久生存之道,才是企业获取更多销量的本钱。希望建材企业可以从南京“桥粘粘 ”事件中得到一些警示,只有保证产品的质量,才能获得消费者的的“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