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体制将向经济国际化体制过渡

/ by 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次数:

  6月8日宁波报道“对外开放区域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将从出口导向转向内需立国。这个战略转换,是通过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的方式渐进推进的。”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在中国开放论坛演讲时说,中国的外向型体制将向经济国际化体制过渡。

  张燕生预计,从2010至2025年,中国低成本优势将发生很大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毕,加工贸易和招商引资体系将发生结构性变化,贸易顺差将持续减少,低成本劳动力将持续减少。依靠进口设备、FDI和购买技术特许权等方式模仿,将转为向自主创新驱动的模式过渡。中国的外向型体制将向经济国际化体制过渡,包括产品国际化、产业国际化、资本国际化、人才国际化。

  在谈到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时,张燕生说,中国应加快贸易方式、贸易结构、贸易质量、贸易组织方式的战略性调整和提升。加工贸易转型应着力提升本地增值、本地配套、本地企业参与的方向转变。

  张燕生认为,应统筹对外开放与深化改革。对外开放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应加快推进一些不应再延迟的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企业与社会之间职能科学界定等重大改革。

  他建议,对外开放区域应更新发展新思维。地方不在大,集聚就行。小城镇也可以启动规模经济。应重视城市功能而不是规模。经济越集中,经济越富裕。另外,人才喜欢扎堆儿,而不是流向人才稀缺的地方。运费降低将进一步密切周边贸易关系,而不是远距离区域的贸易关系。要重视解决商品和服务、资本和劳动、信息和观念穿越空间的难易程度。

  张燕生说,结构性政策应更有针对性。目前出口下降在很大程度上与外需不足、出口企业订单减少有关,贬值和提高出口退税政策对促进出口的作用减弱。应积极开拓出口产品的国际营销渠道。大力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改善综合物流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