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吉盛伟邦 红星美凯龙摇摆的商业地产策略

/ by 观点地产网 浏览次数:

  家居行业领头羊红星美凯龙2月10日宣布,全资收购吉盛伟邦,双方已签署框架协议,近期将完成全部收购事宜。有趣的是,家居行业排名第一与第三巨头促成行业最大规模并购,无疑是行业做强的举措。然而在红星美凯龙近期发展轨迹上,此举却略显突兀。

  市场领导者,占极大优势,也时刻面临追随者狙击。然而当整体行业格局发展至拐角,即便是领导者也要求变求生。

  家居行业领头羊红星美凯龙2月10日宣布,全资收购吉盛伟邦,双方已签署框架协议,近期将完成全部收购事宜。

  红星美凯龙还披露,收购完成后将继续保留“吉盛伟邦”品牌。此外将利用吉盛伟邦已经积累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口碑,推进“双品牌”战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有趣的是,家居行业排名第一与第三巨头促成行业最大规模并购,无疑是行业做强的举措。然而在红星美凯龙近期发展轨迹上,此举却略显突兀。

  在此之前,随着家居行业发展面临拐点,红星美凯龙正着力打造其商业地产线。从去年末北京太阳宫爱琴海项目开业,到近日河南驻马店项目开工,红星美凯龙在商业地产的布局逐渐铺开,传统家居产业线出现淡化趋势。

  到完成上述行业最大并购,红星美凯龙发展着力发展商业地产的策略似乎出现摇摆。而背后红星美凯龙未来布局方向更加难以看清。

  行业最大并购缘起

  对吉盛伟邦的收购实则在四年前就有风声,2009年坊间消息指,红星美凯龙将以“现金+股权”的方式收购吉盛伟邦,即红星美凯龙向吉盛伟邦支付8亿元现金+8%股权,而并购成功的前提是红星美凯龙能够IPO成功。

  在并购消息传出时,吉盛伟邦董事长邹文龙曾表示,与红星美凯龙合并能“有效组合行业资源,减少行业内耗”。

  最终该并购未能成行,时隔四年再提,红星美凯龙将以不低于20亿元的自有资金完成收购,市场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据中国建材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秦占学的观点,“目前(家居)行业内2个人维持1平方米卖场租金、人工、利润的局面在一线城市并不鲜见”。

  家居卖场行业长期野蛮式发展造成市场总体过剩,传统家居卖场人流量下降已经成为行业内共同问题。

  在供需矛盾等市场压力之外,电商冲击也成为传统家居行业的一大挑战。该冲击已在去年有所展现,2013年“双11”,19家家居大卖场联合抵制天猫家装O2O项目,致使项目被迫终止。

  据互联网战略分析师斗牛士分析,目前家居电商的渗透率不足6%,远不及服装行业电商渗透率。考虑到家居产品的非标准化和线下体验,电商对于家居行业的影响短期内还比较有限,但长线看好。

  在各种压力之下,红星美凯龙虽已在全国90多个城市开业了125家商场,是国内连锁门店最多的家居卖场。但在广州本地市场,红星美凯龙位于琶洲的店关闭;位于金沙洲的南海店由于筹备方面的问题迟迟未能开门迎客。

  作为市场领导者,红星美凯龙依然需要求变来应对市场变化。

  据红星美凯龙披露,将在吉盛伟邦的“家具村”模式中加入建材品类,成为世界家居工厂直销中心,同时丰富和扩大红星产品线。不甘于地位被取代的家居卖场唯有通过整合优化资源来加强自己的渠道控制能力。

  然而并购双方不管是体量规模还是品牌定位,甚至各自不同的渠道模式都存在极大区别,如何在收编之后消化利用,则是摆在红星美凯龙面前的首要难题。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