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流通业震荡显现 红星美凯龙渠道扩张 

/ by 九正建材网 浏览次数:

  进入2010年来,家居行业仿佛并没用平静过。从居然之家 2010年卖场扩张计划的出炉,到红星美凯龙并购吉盛伟邦的重磅消息,可谓是重磅消息不断。而红星美凯龙并购吉盛伟邦的消息,可以说是最让人觉得震惊的事件,也是最能让人产生思考的事件。红星美凯龙并购吉盛伟邦或许会导直接致家居流通行业进入震荡期。

  震荡一:造成垄断之势

  红星美凯龙并购吉盛伟邦的消息消息一出,众多业内人士就纷纷表示出了对未来家居卖场发展趋势的担忧之情,垄断之声不绝于耳。而两家企业联姻后,是否会对行业其他家具建材渠道商的生存压力增加,一些中小卖场造成渠道的挤压,致使其生存空间愈发的渺小。

  美居中心总经理李志宽表示:理论上,两巨头合为一体会大大增强与经销商谈判的话语权,倒逼区域性家居建材卖场退让,但实际上,中国的市场太大了,光是珠三角就有上万个家居建材品牌 ,一家吞不完。即便是现在的国美苏宁,两巨头占到家电业的市场份额也不到30%,大家各有各的做法,美居中心专注的是做以家居主题的购物中心,与纯粹的家居建材卖场还不大一样”。

  AEC世贸建材广场总经理肖俊敏则持相反观点:广州这两年呼啦啦开了很多店,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谁都说不清楚。竞争肯定是日趋激烈的。但是“如若并购则意味着图谋在于融资,他们未来的发展不局限于家居业,扩充到房地产等其他行业也不一定,毕竟,家居建材业利润趋薄是个不争的事实。”

  震荡二:中小卖场的生存压力大增

  大型家居连锁卖场的不断扩张,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中小型的家居渠道。近年来随着各大型家居连锁卖场的异常扩张,使得众多中小家居渠道在市场中的生存压力不断的增大。而10年各大连锁卖场的扩张计划出炉也等同于在中小型家居渠道原本尚未愈合的伤口上撒盐。

  震荡三:卖场扩张“后遗症”重现

  百安居 的大规模关店事件就是卖场大幅扩张最有力的一个反面教材。扩张过快终于让百安居尝到了苦果。鼎盛时期,百安居曾有计划在2009年全国的门店达到100家。如今,受金融危机和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百安居不得不选择了关闭门店来提高盈利。

  百安居母公司英国翠峰集团2008年财报显示,到2009年1月31日,百安居在中国亏损超过5亿元人民币。为此,百安居决定将中国目前的63家门店关闭22家,而剩余的41家店也会有17家进一步缩减面积。百安居曾经是DIY在中国的骄傲,然而在金融风暴中,在DIY渐趋没落的背景下,快速扩张反而成了其巨大的软肋。这就是百安居追求规模而忽视价值的“后遗症”。

  百安居的反面教材足以为红星美凯龙 敲响警钟,卖场规模的扩大看似美妙,却是危机重重,有时也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