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装修陷阱解析 消费者维权把握三要素

/ by 亿房网 浏览次数:

  因装修施工引发的消费纠纷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此类纠纷原因复杂,处理难度较大,是装修材料质量问题、房屋质量问题、设计问题,还是业主使用不当问题等,责任难以分清。

  造成装修出现问题的陷阱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设计陷阱,很多公司在接待时都会说设计是免费的,当消费者对设计不满意或对工程造价不满意而不想委托其施工时,就会被要求付一笔昂贵的设计费。

  二是合同陷阱,主要表现在虚构主体资格、资质,以及在使用材料、工艺要求、施工期限、验收方法、质量保修、违约责任、争议的解决办法等方面做文章,为日后逃脱责任埋下伏笔。

  三是预付款陷阱,合同签订后施工方会要求预付30%-40%的备料款和进场费,但有少数业务员甚至老板,利用这种机会卷款走人。

  四是购料陷阱,装修时如果是自购材料,少数施工方会通过介绍购买材料收取回扣;开“大处方”,少用多买,多的陆续拿走。如果是包工包料,会在用料数量、用料品牌上做文章。

  五是质量陷阱,主要表现在隐蔽工程、水电、门窗等项目上,这些地方只要有质量问题,往往是多次返工都不能解决问题,最后只能是不了了之。

  由于家庭装修过程长、细节多、内容繁,绝大多数消费者不具备专业常识和技术监督能力,为尽量避免装修中的权益损失,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在家庭装修时,重点把握以下三要素:

  一、把好签订合同关。由于合同一旦签订,更改十分不易,应当尽量将合同内容写得仔细、准确,权利和义务要平等、明确,违约责任要清晰、具体,防止发生争议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最好请一位专业律师帮助把关。

  二、雇请内行当监理。帮助审查预算,挤出报价中的“水分”。监督装修公司,防止购买材料时虚高报价、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多买少用;防止施工中谎报用料、用工。监督防水、管线等重点施工时段,避免 “隐蔽部位”留下隐患;负责工程验收,弥补工程瑕疵。

  三、保留证据。注意保管好各类发票、收据,凡是双方约定的内容都要留下文字,防止口头承诺事后对方不认账。

  装修矛盾切莫急于商讨赔偿问题,需及时找相关单位“勘查留证”,用科学的态度理智维权。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