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建言献策:南通家具应承接转移 做强特色

/ by 南通网 浏览次数:

  承接条件得天独厚

  我国家具生产能力占世界60%左右。市家居行业商会会长范建斌认为,这样的家具生产大国,应有1-3个全球家具采购平台,要具备便捷的国际交通、强大的产业支持、良好的软环境,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他说,广东、江苏具备这样的条件,而南通地处东部地区,上海自贸区设立后,更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海安东部家具产业基地、东联家具产业园等载体,吸引了上百家家具生产企业入园经营,积累了一定的承接经验。不少企业家认为,这对今后大量引进家具企业来南通打下了基础,产业链较全、营运能力较好的基地和园区,可以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载体。同时,南通具有滨海园区这块宝地和得天独厚的天然良港,可以满足家具企业做强做大、大进大出的需要。

  家居行业商会一份调查显示,我国南方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广东、浙江、苏州、上海等地的家具生产企业面临着产业转移。南通目前的土地、厂房、劳动力等运作成本相对较低,地理位置优越,对想转移产业的企业而言诱惑力很大。

  范建斌透露,浙江东阳等地的红木原材料供应商看好南通独特地理环境和投资环境,愿意联合一批红木生产厂商抱团来通,投资兴建红木产业园。

  借承接提档升级

  不少企业家谈到南通当地的家具生产企业,坦言目前普遍存在规模小、分布散、档次低等问题,迫切需要引进外地规模型、集约型、先进型、高效型企业,促进南通家具产业提档升级。“尤其是南通的红木企业,规模不大,产量不高,较难形成规模效应。”华鸿红木家具当家人曹云龙对此深有体会。他认为,引入浙江企业,引入浙江的先进经营理念,能够促使南通优秀的红木生产工艺向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尽快成为南通一大支柱产业。

  江苏斯可馨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卫东说,家具产业是朝阳产业、常青产业。只要引导得当,企业高点定位,高标准建设,规范化运作,集约化经营,同样会有高额回报。“承接南方家具产业,可以促使本地企业做专、做强。”他认为,大进大出的外向型家具产业需要广袤的腹地和天然的良港,南通应推动规模型、集约型家具产业集群建设,不但能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还能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南通质监局副局长柴志强提出,家具行业不可“雾里看花”,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应该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承接产业转移不失为其中一个助力点。

  加强承接载体建设

  推动外地家具业向南通转移,是范建斌近两年来一直努力的事。“南通滨海园区条件优越,建设家具产业基地和全球家具采购中心,可与海安家具基地形成产业链和互补之势。”

  他大胆设想,在通州湾拿出10-20平方公里土地,用于招引浙江、广东、江苏苏州等地的家具厂商来通投资,招商以现代化大型家具生产企业为主,兼顾配套企业和物流等企业,并打造全球家具采购中心。其中,在滨海园区出口加工区内提供不少于2平方公里土地,用于承接以进出口为主的生产企业。他展望,南通家具产业基地和全球家具采购中心建成后,可以形成集生产、展示、电子商务、物流、仓储、配送于一体的3000亿元至5000亿元的年销售能力。

  胡卫东建议,政府在产业承接所需的土地、人才、政策等资源要素上,要给予更多重视,全市各县(市)区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承接板块,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发展氛围。同时,推进海安东部家具产业基地规范建设,加大招商力度,使之成为江苏乃至长三角条件最好、平台最大、政策最优的产业转移承接地。(刘璐)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