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馆展出近百件康熙雍正年间外销瓷器

/ by 扬子晚报 浏览次数:

   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新来了一批清瓷展品,它们“身份”特殊,是康雍年间专门出口国外的商品。无论是造型,还是花纹,都有浓郁的异域风情。其中,既有“扎啤杯”形状的铃铛杯,也有画着尖顶教堂的大盖罐,令人啧啧称奇。日前,这批外销瓷已在展馆与游客见面。
   
   外销瓷,是指在国内窑口生产,专供销往海外的瓷器。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清廷开放海禁,外销瓷迎来最后一个黄金时代。其中以青花为主,通过各种渠道,销往欧洲。据统计,18世纪的100年间,出口的青花瓷达到6000万件以上。
   
   此次在朝天宫展出的外销瓷来自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数量近百件,均是清代康雍年间的。它们的造型以及花纹上都有浓郁的欧式风情。例如一件清康熙年间的青花西洋宫苑盆景高奘大盖罐。这件青花造型修长,有几十厘米高,盖形高拱圆润,上面刻有丰富的图案。一半罐身绘有高耸入云的西洋宫苑建筑,从造型上看,与哥特式教堂类似;另一半罐身则装饰花团锦簇的各式花卉盆景。
   
   此外,一对青花殷实铃铛杯也令人瞩目,无论是尺寸还是造型,都与今天人们使用的扎啤杯相似。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对铃铛杯是仿制欧洲的金银器,适应西方的饮食起居,可能就是用来盛装饮品。“当时为了适应海外市场的需求,符合欧洲人的审美习惯与生活习俗,中国的工匠有时会直接按照外国工匠的图纸进行烧造,正所谓‘依葫芦画瓢’。”这些瓷器销往欧洲后,为皇室、贵族争购,它们很少被拿来使用,而多是摆放在家中装点环境。
   
   据悉,展出将一直延续到8月份。(张可)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