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市住建局网站公布《佛山市住房建设规划(2011~2015)(规划文本初稿)》(下称《规划》),并向市民征求意见。《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佛山需建设商品住房的总量将达199558套,其中保障性住房将建设33833套。至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将达39平方米。
去年人均住宅38.8平方米
此次规划范围为禅城区、南海区、高明区和三水区四区,由佛山市住建局委托广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编制。《规划》中透露,至2010年底,佛山住宅建筑面积为1.4亿平方米;2012年底上升至1.5亿平方米。按照2012年城镇居民计算,其人均住宅面积达38.80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较高水平。
保障性住房方面,《规划》显示,2008~2010年,佛山市实际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6067套,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4843户。2011年佛山市实际开工建设的保障性住房13960套,2012年实际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8194套。
预计投入36亿建保障房
根据《规划》中的数据,“十二五”期间佛山(除顺德区)需建设商品住房2154.96万平方米、199558套。同时,2013~2015年住房保障的需求增量将达5494户,而城镇户籍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保障需求总量将达14469户(套)。
《规划》指出,“十二五”将建设各类住房2357.96万平方米,其中包含商品住房建筑面积2154.96万平方米和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2011~2015年预计投入36亿元、建设33833套保障房;此外,2013~2015年需新建公共租赁住房11679套。到2015年底,佛山住房保障覆盖面预计达15%左右。
该《规划》还提出,佛山中心城区商品房重点发展地区范围包括6个居住片区,分别是祖庙居住片区、张槎居住片区、石湾居住片区、桂城居住片区、罗村居住片区、南庄居住片区。到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居住用地总量为6287公顷。南海区的商品房建设重点布局分为南海中部和南海西部,各镇街保障房需求量分布较均匀,各镇街均提供建设用地;三水区和高明区分别为西南街道和荷城街道。
住房用地结构双“70%”
《规划》中还提出,预计到2020年,佛山将形成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中低收入家庭户均租住或拥有一套住房,实现保障性住房覆盖率20%的目标。
佛山在保证住房用地供应的同时,将会调整住房建设用地供应结构,重点保障中小套型普通住房和保障房建设用地的供应,提出双“70%”标准。一是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各类住房(含商品住房、政策性住房)建设,90平方米以下套型建筑面积占开发建设总建筑面积70%以上。其二,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要达到住房用地供应总量70%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