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是陶瓷行业主要的生产基地,其陶企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非其他陶瓷产区所能媲美。佛山的卫浴也是发展得不错,但在贝朗、TOTO等外国牌子以及中宇、九牧等福建牌子的映衬下,佛山的卫浴品牌则显得单薄许多。
“佛山卫浴行业之所以发展得不好,除了成本增加等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政策影响。”一名卫浴老总说。
福建之所以能出产众多卫浴大品牌,是因为福建的发展模式与佛山大为不同。福建政府注重的是品牌壮大后所带来的效益,比方说企业购得一块地做工厂、设展厅,只要该企业的品牌打响了,他周边的地价也随之上涨,换句话说就是企业的发展的同时也帮政府提升那块地的价值,因此福建政府会大力支持企业的品牌发展。
福建的卫浴企业可以少抵押甚至零抵押换取政府的大力支持,享受政策上的优惠以及资金上的缓助,大力发展生产与研发,放心地作长远的发展规划,这对做大其品牌起到实质的、关键的作用。
反观佛山政府,发展卫浴行业已经沦为口号,对于卫浴企业的支持越来越少。企业想得到政府的资助,莫说低抵押零抵押,抵押的东西少一点点都没得商量。因此,企业的发展还是要靠企业本身,尤其是中小企业,想方设法节约成本,这样很难有大的作为。
除此之外,企业也要承受各项支出以及赋税,在得不到支持的情况下既要谋求发展又要应付各种问题,因此,卫浴企业在佛山的生存越趋艰难。
基于这个原因,很多人都是进入卫浴行业捞一杯羹就走,这也导致市场变得混乱无序,更不利于企业发展。
如果用股民来形容福建与佛山的卫浴企业,福建的企业明显属于“大户”,投入进去的资金大了,其收获也将丰厚;而佛山的企业则属于“散户”,每天都要盯着行情走,赚一点点就收,这样很难有大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