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这样形容潮州卫浴产业:比产品,产品质量不差,价格却差一大截;比产能,产能比别人高出一个头,利润却矮了一大截;比规模,企业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知名品牌却少得可怜;比销售,在海外都能猛龙过江,在家门口却屡屡碰壁。习惯了外销,习惯了贴牌,习惯了埋头生产不做品牌……这也构成笔者对潮州卫浴的初步印象。
曾经以为佛山陶瓷的广告牌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进入潮州之后才惊觉潮州的陶瓷卫浴广告牌比佛山多得多,而且除了一些大的户外广告牌外,在每条大街小巷,在每个转角也都是参差不齐,大小不一的广告牌。当然这其中不乏一些猛一看似曾相识,仔细一瞧恍然大悟的牌子。而这些广告牌正是潮州这个城市的某种标志,也诠释出了潮州卫浴的某些特点。
同行的一个朋友告诉笔者,曾经有位台湾客户来到潮州看到这些广告牌开玩笑说,这里就像台湾的夜市,应有尽有。据说这里有好几个“蒙娜丽莎”,好有几个“马可波罗”,也有很多其他行业的知名品牌,如汽车的宝马、电器的美的;护肤品的妮唯雅;还有国际品牌TOTO,有些公司名称注册这些大品牌名,就在前面加上外国名称,如意大利、德国等。或许正是这些仿音,仿形,花样百出的牌子,让大家给潮州卫浴贴上了“山寨”的商标,有人戏称“擦边球”玩到此等境界也非潮州的卫浴企业莫属。或许这些企业都只是想借助大品牌的名气来打开自己的产品市场,但很显然大家对这种行为并不看好。品牌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脚踏实地地遵照品牌建设与散播规律,夯实品牌基本,经过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孕育发生裂变效应,才可能一叫惊人。否则所谓的品牌路线恐怕是遥不可及,因为仿造本身体现的就是一种底气不足。
在很多潮州的卫浴广告牌上笔者可以清晰看见“承接贴牌”“欢迎OEM”等字眼。帮别人做贴牌是潮州企业的习惯或者强项吗?那么这对潮州卫浴产业的发展会带来怎样的阻碍?访潮州一些陶瓷厂家了解到,目前潮州大的企业基本上走代理商路线,通过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发展业务。但是代理网络不发达,没有形成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和完善的层级代理机制。而有很多企业依旧没有自己的品牌,专门靠模仿他人的产品或者为他人做贴牌生产,赚取加工费。还有很多企业跑到佛山、广州、深圳、上海等地注册品牌,而且一直在市场上隐瞒自己是潮州品牌的现实。所以潮州卫浴打造自己品牌仍旧遇有很多挑战。但是在产品、渠道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品牌几乎成了占领市场的有力武器。大家都认为品牌路线是潮州卫浴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而我们也已经看到了潮州一些有实力的企业都在慢慢实现转型和升级,像欧乐佳、欧美尔、彩诺、东姿等品牌,他们已经迈开了打造自身品牌的步子,而我们也在市场中看到了他们的成绩。笔者认为潮州卫浴要走品牌路线着实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是看到了一些企业成功以及逐渐走向成功的例子,我们相信潮州卫浴应该走这条路,可以走好这条路。
潮州的自然资源以及历史文化使潮州卫浴具备先天优势,潮州卫浴产业无论在规模还是发展时间上,都是当之无愧的国内老大,但是很多企业负责人缺少品牌意识;潮州卫浴行业缺少信息沟通平台,缺少专业的销售平台,缺少专业媒体;产业配套服务链中的研发、展会、卖场、物流、信息、营销服务水平极端初级和不完善。加上一直缺乏强有力的引导,企业经营和市场运作极不规范等都在一定程度阻碍其发展。这些是笔者在走访潮州企业了解到的信息。
的确,潮州是个低调而朴实的城市,潮州企业较为务实,大家更加注重的是产品的制造,但是很多职业经理人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现状,他们有时候是老板的“代言人”,开始对外宣传企业,也开始接受媒体。而与佛山、淄博等陶瓷基地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平方米的陶瓷市场相比,潮州确实还没有专门的陶瓷市场,没有专业的销售平台,甚至稍微大一点的展厅也很难找到,但现在像欧乐佳、东姿、彩诺、梦佳纷纷建立起了展厅,也许不久的将来潮州的展厅也会如雨后春笋……在笔者参观这些展厅的过程中,展厅工作人员对其产品定位和竞争优势的介绍以及公司未来发展规划的清晰认识也让笔者感受到了潮州卫浴企业很大的转变,有理由相信大部分潮州企业已经在为打造自己的品牌而不懈努力。
笔者并非专家,或许尚未能给潮州卫浴的发展带来建设性的建议,但是笔者认为要改变潮州卫浴产业发展的现状,突破市场的迷局,正如古巷陶瓷协会办公室主任说的那样,要三方一起发力,政府牵头、协会引导、而最重要的是企业创新。潮州卫浴企业不能把大量的心思都只放在产品的生产上或者还只为他人做嫁衣,应更加注重产品的设计、物流、仓储、销售模式等,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另外也如欧乐佳尚瓷副总裁张学之说的,潮州卫浴要走出去,一定要充分利用整个卫浴行业的资源参与全国的竞争,全球的竞争;只有打破有限的区域限制,拥有全球性的视野才能做大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