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元定制家具有色差 商家称非质量问题不赔偿

/ by 商报 浏览次数:

  前不久,消费者王女士向余杭工商分局反映了一件事。之前,她花了30000多元定制的一套家具,到货后发现,实物颜色与样品颜色不一致。商家却以“有色差并非质量问题”为由,拒绝了王女士的赔偿要求。

  一个月前,正在装修新房的王女士来到余杭临平的江南家私市场。在慕思艾娅品牌家居馆内的样品陈列区,王女士看中了一组衣柜:颜色合适,与家里装修风格吻合。当场,王女士就和商家签了购买协议,总价30000余元。

  可是,前几天,当做好的衣柜送上门时,王女士发现,衣柜的颜色与她在店里看到的样品很不一样。王女士为此特意带上一块抽屉面板,到慕思艾娅门店与样品颜色做对比。她发现,样品的颜色是香草黄色,比抽屉面板的颜色深。

  店主明显不认同这一事实。一名工作人员解释称,王女士看到的样品已经在门店里放了两年多,木头的颜色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商家也十分肯定地认为,即使王女士的衣柜颜色与样品不同,但仍是香草黄色,只是样品与实物新旧差异比较大。

  王女士并不接受商家的这番解释,先后几次登门协商退赔,都未成功。双方的争议在于,家具实物颜色与样品颜色不同,是否等同于质量问题。

  慕思艾娅坚持认为,王女士提出的退款、对家具重新喷颜色等要求,是不合理的。样品颜色是长时间存放后形成,即使厂家为王女士的衣柜重新喷油漆,也做不出样品的颜色。

  余杭工商分局的调解人员在现场调解时表示,该纠纷的产生是由于商家提供的产品和其用于宣传广告所展示的家具样品存在色差所引起,消费者无过错。经协商,慕思艾娅最终答应无偿为王女士提供衣柜的两扇门、抽屉面板等衣柜组件。

  目前,市场上的成品家具都配有《家具产品使用说明书》,可以作为消费者法律维权的证明和工具。但是,对于定制家具却缺乏统一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在材料、颜色、环保品质、价格等方面,协议仍然是以厂家与消费者的自我约定为主,处理消费纠纷就少了“标尺”。消费者在购买定制家具时,应在购买协议上写明家具的型号、款式、材质、颜色、有无损伤、交货时间等具体信息,以免交货时“货不对板”,同时也能方便维权。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