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严重群众怨声载道 泌阳县石材产业为何监管缺失

/ by 中国环境报 浏览次数:

  在位于春水镇的泌阳县石材开发区,许多小作坊式石材企业随意倾倒、堆放石材废料,污染极其严重,周边村民深受其害。

  站在石材废料堆积而成的“废料山”上,一眼望去,四周都是灰白色的尘土和石块,就连远处原本清澈的小河如今也变成了“牛奶河”,小草也被厚厚的粉尘压弯了腰。
  这是去年年底记者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春水镇看到的景象。在2012年“十一”过后,记者收到群众来信,反映泌阳县春水镇有一家石材加工企业没有办理任何环评手续,将回收回来的石材废料直接堆放在厂区外边的空地上,造成了严重污染。而在其附近还有数百家石材企业,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
  为了了解事件的具体情况,记者赶赴泌阳县进行了深入调查。
  石材生产企业工艺落后 污染严重群众怨声载道
  泌阳县春水镇位于河南省南部,区域内多山地,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储蓄量的矿产品种有26种,其中石英、钾长石、大理石储蓄量极具丰富,花岗岩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这里建成了泌阳县石材开发区,目前开发区内已聚集了上百家石材加工企业,有石材加工设备300余台,日产各类石材1.5万平方米。主要产品有各种规格和型号的毛板、光板、异形板、火烧板、石制家具、工艺制品、原石荒料等,成为长江以北芝麻白花岗岩系列产品加工、生产、销售的最大集散地。
  泌阳县石材开发区位于春水镇铁帽徐村,距离春水镇政府所在地约3公里左右,园区里有一条长约两公里的主干道,入驻园区企业都分布在道路两侧。记者来到这里发现,每家企业都仅用一个简易的围墙围着。
  据了解,这些企业基本都是采取直接来料加工方式进行生产,粉尘废渣直接堆放在户外,多数企业存在露天加工的情况。磊鑫石材、宏达石材、昌盛石材、通达石材等企业是园区里比较大的几家企业。
  按照国家规定,石材加工企业厂区需要按功能分为荒料区、加工区、成品区、固体废物临时堆放区,并设立明显标志;厂区周边需建2.5米高的围墙;厂区内主路、加工区、成品区要全部硬化;堆放的废石、石沫必须全部清理外运;厂区内所有废水必须循环利用,不准外排。由于大理石具有辐射性,由此产生的粉尘、废水、废料必须由专业废料回收公司进行回收,然后按照规定进行深挖填埋。
  然而,入驻石材开发区企业大都采用落后、粗放的工艺进行生产,并且环保配套设施不健全,其污染对周边环境破坏十分严重,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当地群众对此怨声载道。
  据记者了解,2010年,当地环保部门曾组织人员对这里进行过集中治理,效果却很有限。时至今日,当地群众依然不得不承受着污染之痛。
  粉尘覆地废水直排 河流变色山体受“伤”
  记者在春水镇采访时发现,这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镇,竟然聚集了上百家大大小小的石材厂。走在镇上,街道两旁随处可见任意堆放的石材,不时有一辆辆载满货物的卡车拖着滚滚浓烟在身边驶过,耳边不断响起石材企业切割石材的刺耳噪声。
  记者注意到,路旁不少作坊式小石材厂内就只有一台机器,并且是露天生产,周围没有任何防尘降噪设施。站在路上,脚下已被深及脚背的粉末所埋没。
  当地居民向记者介绍,自从这里被划为开发区以后,越来越多的石材企业在这里建厂,企业加工石材产生的噪声和灰尘一年四季从未间断过。
  在当地一位韩姓村民的带领下,记者在开发区边缘找到了群众反映的堆积如山的废料堆,而在废料堆旁边是已经建设完工的厂房。
  到达现场时,正好有一辆卡车正往“废料山”上倾倒废料,另一边有数辆卡车向这里驶来。环顾四周,记者发现这里地势较为低洼,旁边有一条混浊不堪的小溪延伸向远方,但更像是一条臭水沟,河底露出厚厚的灰白色沉淀物,溪水经过这里后就变成了乳白色。
  在“废料山”周边的地面上,到处都是夹杂着碎石块的灰白色粉尘,有将近10公分厚,粉尘覆盖之处寸草不生。
  记者听了一首反映当地石材加工造成严重污染的顺口溜:“石材招商上百家,百姓健康做代价。污水之中汞铅藏,污水横流民遭殃。招商引资为发展,牺牲环境为挣钱。污水流向自然河,鱼虾河蟹无处藏。牛羊饮用河中水,日久天长都死光。”
  记者了解到,在石材加工过程中切割锯片需要使用冷却剂,汞和铅是冷却剂中不可缺少的化学物质。按照规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洗料水应全部循环利用,达到零排放。但根据记者在现场看到的情形,没有哪家企业是是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生产的。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企业几乎都没有上环保设施,所有生产废水都是直接排到厂外,最后汇进流经这里的小溪。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这片低洼地是当地一条河流的河床,在雨水充足的夏季,河流经此汇入下游的板桥水库。而板桥水库是河南省漯河市、驻马店市几十万人的饮用水水源地,至于是否影响到下游的饮水安全,记者经多方咨询,未果。
  在与村民攀谈后得知,这家向河道内倾倒石材废料的企业于2011年建厂,经营大理石加工,但从建厂开始就不断将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堆积在此,并且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产生的噪声和粉尘对附近塔湾村村民的生活影响十分明显。
  一位曾在石材厂打过工的村民告诉记者,石材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但企业却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很多工人都因此患上了尘肺病。附近一些居民反映,由于粉尘太多,早晚都不能开窗通风。久而久之,窗户上布满了粉尘。
  泌阳县石材企业发展至今已有六七年时间,对周边的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周边群众最强烈的感受是“绿色越来越少”,山体“少皮没毛,遍体鳞伤”,水也没有“以前那样清,那样甜”。
  “春水镇林业资源丰富。南北贯通10公里、面积达8万亩的东大岗参天松林是农民培植的‘绿色银行’。畜牧业发达,黄牛饲养量达3.5万头。四荒资源丰富,林牧业极具潜力。”百度百科如是介绍春水镇,而这样的情景或许将来只能存留在记忆中了。
  环保部门监管失职 多数企业没有环评
  记者向泌阳县环保局了解有关情况后得知,在河沟内堆放废料的企业全称为鸿运治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运公司”),法人代表叫李深。企业主要将回收的石材废料进行破碎加工后进行出售。
  泌阳县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泌阳聚集了有大量石材加工企业,春水镇是主要聚集地之一,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石材加工废料。
  “在发现石材企业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后,市、县环保部门均高度重视,多部门联手对石材聚集区进行集中治理。”这位负责人说,泌阳县政府为解决石材废料积压问题,与鸿运公司签订协议进行废料回收利用,即由这家企业回收附近石材厂产生的石材废料,集中处理加工后作为建筑材料出售,以此来缓解当地石材废料堆积严重的情况。
  在谈话中记者了解到,鸿运公司在建厂初期并没有进行环评,目前正由河南省环科院制作环评报告,但未通过审批程序。当记者谈到为何企业在没有环评就已开始生产时,泌阳县环保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当地石材废料积压速度过快,因此只好让企业进行回收堆放。
  当问及为何企业开工前没有进行环评时,这位工作人员称这是由于当地石材企业大多为小规模企业,有的甚至连营业执照都没有,而市场竞争又很激烈,企业淘汰更替频繁,因此大多数企业都是在有一定规模以后才进行环评。同时当地环保部门人手有限,面对数量如此之多的石材企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当地政府建立石材开发区无疑是为了整合资源统一管理,但只因石材废料积压过度,不进行环评就能开始生产?当地环保部门为何没有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管?对于这些疑问,记者始终没有从这里得到答案。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