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广州限购疑似松动 谨防漏洞引发调控危机

/ by 京华时报 浏览次数: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全国百城房价连续第六个月环比上涨。特别是进入11月以后,一线城市楼市出现了量价齐升的局面,而且高价地块又开始频现,一些开发商提前完成全年业绩,迎来了暖冬。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何在?一些官员及专家认为这是首套房刚性需求集中释放的结果,并称当前楼市已基本挤干了投资投机性需求。
 
  按理说,楼市刚需释放不可能持续太久,连续半年时间推动百城房价环比上涨,其中应有其他原因。近来媒体关于“限购政策疑似松动”的报道,或许揭示了一二。实际上,此前便有媒体报道过一些城市公开绕开和放松楼市限购政策,结果不了了之。近日,《华夏时报》又报道说,在广州、北京等一线城市,一些本在限购范围内的购房者,花钱通过房产中介从中操作便可获得购房资格,而购房资格的审批也出现了一些松动迹象。>>>北京广州限购疑似松动:补齐5年社保可购房
 
  如此看来,推动这轮楼市量价齐升的很有可能不全是自住型需求,其中包括通过各种手段钻限购漏洞的投资投机性需求。如果限购政策存在的漏洞不能被及时堵上,特别是购房资格审批环节不能严格把关的话,钻空子骗取购房资格的人胆子会越来越大。一旦限购政策被这些漏洞松动甚至瓦解,那么本轮楼市调控将迎来真正的危机。
 
  从去年初开始的这轮楼市调控,最大的特点、最有力的手段就是限购政策,它是直接、快速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的杀手锏。在这轮调控实施以来取得的一些成效中,限购政策功不可没。当然,限购政策作为行政手段应该是权宜之计,最终将被经济手段所取代,但这样的取代绝不是现在,也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毕竟,能够与限购政策具有同样调控作用的经济手段尚未得到论证,比如房产税,虽然已在上海和重庆试点,但其效果争议很大,全面推开虽是大势所趋,但具体时间还有待商榷,效果也没有十足把握。在这种情况下,限购政策不但不能取消,而且还应强化,特别需要在落实上下工夫。
 
  在房价出现反弹迹象的背景下,相关职能部门对钻限购政策空子的行为绝不可小视,更不能漠视。必须重申房地产调控不动摇的决心,按照新国八条的规定,对新建住房价格涨幅较大的城市、落实限购等政策不力的地区迅速启动问责机制。为防止房价失控和调控政策流产,还有必要出台更严厉的调控措施。总之,绝不能让房地产调控半途而废,那将对国计民生和政府公信力造成不可估量的不良影响。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