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居家装行业经营服务规范》出台 行业将洗牌
/ by 东南网 浏览次数: 次
“希望设计师别忽悠我,让我的装修超预算。”在与某家装公司签完施工合同后,市民陈女士如是说。而类似陈女士这般,既倾向于把工程交给家装公司,又怕挨“宰”的业主不在少数。虽然知道同“游击队”相比,正规家装公司的品质、服务更有保障,但许多业主在做选择时依然摇摆不定。而导致这种摇摆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业主们担心最终的装修价格会远高于合同报价。
不过,这一情况将很快得到改善。据了解,国内首部家居家装行业标准《家居家装行业经营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日前公布。其中明确指出,除消费者主动要求增加的项目外,家装实际施工费用不得超过合同报价的8%,超过部分由家装企业承担。按计划,该标准将于11月底制定完成,市民今后装修预算将更明了,并有法可依。
现象:“被增项”成恶意超支祸首
两年前,市民张女士在市区和平里小区买了一套100左右的二手房,装修时为了保证质量,张女士通过朋友介绍挑选了一家家装公司。“当时那家公司在做活动,推出了几款家装套餐,我对比了市场上其他几间家装公司,觉得确实实惠了不少,所以就签下了合同。”但让张女士没有想到的是,装修完成后一算总账,竟比合同中的价格高了近4万元。
张女士告诉记者,套餐中说包含水电工程,可施工时她却被告知水电工程不含插座和开关,电线水管费用都要另算。此外,在木作这一项,施工前,设计师说柜子的面积只需要20,可等施工完,工人才告诉她柜子实际用了25。“都开工了,赶着入住,谁也不想做一半停下来,所以只能按照工人的要求购买该补齐的材料。而像橱柜,工人都做好了,多出来的平方数总不可能让他们再拆掉,也不能赖账不给。”在这些业主不容易注意到的小细节和隐藏增项上,张女士不断地往外掏钱。捏着当初那张形同摆设、列项笼统的报价单,张女士只能吃哑巴亏。
业内人士表示,像上述张女士碰到的情况,属于在实际家装实施时被恶意增项,这是市面上一些非正规家装公司常用的揽客手段,也是待装业主们最担心碰到的情况之一。“行业内的人都知道,就100的居室而言,五六万元要简单做个基础装修都有点勉强,想要精装肯定远不止这个价格。而不正规的公司正是利用这种低报价的手段争夺客源,故意将合同上的报价单做得很含糊,之后就对业主进行变相的增项收费,这种情况往往让业主最后的装修费用超支严重。而由于这些额外增项在合同内也没有白纸黑字一一注明,导致了消费者维权困难,有苦难言。”星艺装饰设计师张蕾表示。
业主:合理的超支范围可以理解
如果除去被恶意增项的情况,家装费用是否就不会超支了呢?记者走访了漳州多家品牌家装公司,发现家装超支在业内属于普遍现象。不过相较于非正规公司无底洞般的增项收费,在国家尚未出台相关政策的情况下,各品牌公司在合同中都有明确注明,除消费者主动要求增加的项目外,家装实际施工费用不得超过合同报价一定的范围。由于测算标准的不同,各公司规定的范围也不尽相同。目前漳州市场上大多家装公司将这一范围定在10%~20%。
交换空间装饰设计师小郑表示,在不增项的前提下,报价单与实际费用出现的价差,多数是由测量误差引起的。“报价单是根据施工图进行计算的,而施工图上的尺寸都是工人到现场手工测量得出的。在测量的过程中,墙体、地面不平或者倾斜等客观原因,都可能或多或少地造成难以避免的尺寸偏差。当然,有偏差不等于尺寸可以随口乱报,这样的误差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我最近接手的几个订单中,因偏差造成补买材料而产生的费用,大概在1000~2000元左右。”
对于小郑的说法,不少受访业主也表示理解。“又不是工厂里用机器生产出的产品,每个尺寸大小都一样。手工测量造成的误差只要不是太离谱,我认为都属于正常的情况。装修时如果因为误差要我多补几块砖或者多买一桶漆,我可以接受。”正在装修的业主曾先生表示。
“不过,在实际装修工程中,能够真正按照最初合同装修的业主少之又少。”星艺装饰报价师夏女士告诉记者,很多业主往往在施工进行中又会冒出新的想法,比如原先不想做吊顶,但到施工现场一看,业主觉得还是做吊顶能让空间显得更饱满。而做了吊顶,可能原先的壁橱尺寸会因为太高放不下,得把尺寸改低。又或者业主原先只要装冷暖水管,后来到市场上逛了一圈后,决定换成空气能热水器。而要安装空气能热水器,水管长度就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1/3……业主一个临时的想法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价格自然与合同中的报价不同。“这部分更改是业主自己提出来的,设计、施工的变动所产生的价差,设计师也会提前告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超过最初的合同报价,业主一般也不会有意见。”
业内:服务规范化促市场洗牌
“我曾经碰到过好几位业主,看到公司列得非常详细的报价单后,反而让他们产生了‘要交钱的项目竟然有那么多’的错觉,打起了退堂鼓。相较之下,一些只标明了施工大项以及最终价格的报价单,让业主更能接受。”家和装饰经理沈映辉表示,很多不正规的家装公司正是抓住了业主的这种心理,让列项不明的报价单为“恶意增项”提供了孳生的土壤。
星艺装饰报价师夏女士指出,一份正规的报价单,需要提前告诉业主每一大类施工项目要依次进行哪些施工工序;哪些材料是家装公司提供;哪些材料需要业主自行购买;家装公司提供的材料是何种品牌;不同工种人工费如何收取等详细项目。而对于一些非必需项目,比如像配电箱、弱电箱这类房屋中自带的设备,一部分业主不会更换,但有些业主可能想换成质量更好的。在业主未告知其需求前,报价师一般不会将这类项目算进预算中,但在报价单后面的“增加项目”一栏,会附上这类项目的价格,方便有需求的业主进行参考。
“在报价单中将项目列详细,是从业人员对工作、对业主负责的表现,既避免了恶意增项情况发生的可能,也让业主在发生纠纷时有证据可循。而日前公布的国内首部家居家装行业标准《家居家装行业经营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中,做的‘除消费者主动要求增加的项目外,家装实际施工费用不得超过合同报价8%’规定,更是为家装市场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行业标准,一条可以规范家装企业经营行为的准绳,也将让市民装修预算更明了,并有法可依。新规定将促进家装企业的服务更加规范化、透明化,实力不足的企业将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对准入门槛低的家装行业起到了净化作用。”沈映辉表示。

推荐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