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012我国国内陶卫行业发展解析

/ by 美家网 浏览次数:

  业内人士回顾三十余年的发展足迹,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全世界方位的视角、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陶瓷卫浴业的来路,发现我们仅用三十余年便走完国外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并成就世界之最多,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员工身体健康、克扣员工福利待遇、牺牲环境等为代价换来的。我国陶瓷卫浴业的利润在8%-25%之间,如果企业在用工、纳税、产品销售、环保等方面依法办事,企业成本会在原有基础上至少增加25%-35%。也就是说,企业依法经营,面临无利可图,甚至是生产越多亏损越大。

  陶卫产能过剩超10%

  “如果按照去年的市场需求量来看,当前陶卫行业的产能大概有10%至15%属于过剩。”日前,在闽龙陶瓷总部基地召开的“北京陶瓷卫浴2012年中行业峰会”上,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缪斌在描述当前行业发展现状时指出,受楼市调控影响,众多陶瓷卫浴企业开工不足,产能过剩矛盾凸显。

  对于制造行业而言,产能过剩并非新鲜事。缪斌表示,陶瓷行业产能过剩的深层动因还在于2008年末出台的“四万亿”刺激计划,这一针“强心剂”引发了众多产业纷纷上马,全国陶瓷产区遍地开花。然而在上游房产调控态势下,家居产品需求量骤减,因此曾经扩大规模、追求产量的企业如今却背上了沉重的负担,生产能力远大于市场需求能力也在情理之中。

  价格竞争已成昨日黄花 

  多年的价格竞争模式,现如今已成昨日黄花。通货膨胀引发的原材料成本、人口红利丧失引发的人力资源成本,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引发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运输、物流等等一系列经营成本的持续上涨,不断蚕食着陶瓷卫浴企业的利润空间,成本上涨压力和与产品涨价压力的内外夹击,令陶瓷卫浴企业的生产成本优势和产品价格优势逐步丧失。特别是出口市场,更是苦不堪言,不久前举行的第111届广交会上,个别企业感叹,广交会成了吹价会。科学发展的时代强音与愈发低迷的市场需求,留给陶瓷卫浴业不断厚重的生存压力、出口压力、转型压力。

  未来趋势转型升级是必然

  曾经的成本优势演绎的价格优势,在陶瓷卫浴业已成奢望。应对之策是依托创新,推进转型,实现由“中国价格”向“中国价值”的转变。

  陶瓷卫浴产品的“中国价值”需创新之力。一则通过创新,创新工艺、创意设计,实现陶瓷卫浴产品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提升竞争档次,打造全新的“中国价值”;二则在此基础上也可以提升产品价格,不仅摆脱陶瓷卫浴产品“中国制造”低质、低价、低档的国际市场形象,更使陶瓷卫浴企业的生产经营可以获取正常的回报,洗脱“贱卖国土”的罪名,让陶瓷卫浴企业正常的生产、研发、创新、品牌、社会责任等逐步形成一个不断提升、持续进步的良性循环。着力塑造自主品牌,努力提升价值空间。品牌的软肋对陶瓷卫浴企业来说,时不时地被戳痛。曾经的廉价代工,毫无品牌可言,甘为他人做嫁赚取的加工费,依仗了成本低廉的优势。现在的情景变了,没有品牌,被市场排斥,有了品牌但不知名,被市场排挤,国产品牌在国际市场更是没有地位。没有强势自主品牌,与强国无缘,更无法见证陶瓷卫浴“中国价值”的存在。因此,塑造自主品牌,是打造竞争优势的需要,更是转型升级的目标。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