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渠道都不具备绝对优势 突破实不易

/ by 深圳家具 浏览次数:

  掌上明珠的成都独立店已然没有了新闻,红星美凯龙的“百MALL”广告依旧在央视大秀;广州百世家居开业半年后依旧不接受任何行业媒体的采访,而欧亚达的广州白云店在艰难的招商后按期开业;依然未见大批的家具品牌真正下沉三四线市场,川军们在杭州稍稍折腾后也没有了进一步的声响……

  渠道创新,谈何容易?

  制造企业:能再纠结点吗?

  在家具制造企业老总的耳边有太多的声音,各地经销商陆续拜访、叫苦不迭,另一侧红星美凯龙已经把“梦之队”的邀请函送到了办公台前,“营销专家”们纷纷推崇独立渠道和品牌的建设,而企业不通过内部培养,又去哪儿寻求真正懂得自身品牌和终端运营之团队?

  暂时无需讨论家具外销企业,即便是已经基本完成全国渠道布局的大多数内销企业,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十多年来,想必这些家具企业老总们还真未遇到过这样纠结的时刻,钱变得那么不好赚,渠道变得那么难以扩张和推进——尽管大家可以将其归结为中国经济的整体放缓,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显著下滑,然而,如果仅仅只是等待,一切就能好转么?

  曲美赵瑞海说的很有意思:“大浪淘沙,只要在行业内不落在后边,怎么着最后也得剩下来几个企业,而我们是其中之一,就可以了。“说其谦虚也好,谈其实在也罢,笔者相信,老赵内心可一定不这么想!

  哪个老总不清楚?做企业,不进则退,老赵话语的背后,曲美不一直在努力创新么?其中有多么艰难,想必只有曲美人自己知道——值得寻味的是,当所有行业媒体都把曲美当做网络营销的成功案例反复探讨时,其独立店的开设和布点丝毫没有放慢脚步。

  是的,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在渠道问题上,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显然会把自己逼入绝境。在当前的环境下,并没有哪一种渠道拥有绝对的优势,也并不存在完全没有缺陷的渠道模式,如果一些企业仍然在开拓多渠道思路上摇摆不定,甚至把所谓开设独立店、电子商务也称之为“创新“,那我们也不必为其最终的没落而大惊小怪了。

  经销商:我不停的在呼喊!

  与其说是呼喊,倒不如说其作茧自缚,尽管很多人不愿意接受这种评价。

  现今听到最多的,无非就是生意不好,租金高昂,好导购难找,产品问题忒多……

  这些呼吁卖场、制造商支持的论调,在笔者看来其难以成为有效的交流,无论经销商怎么呼喊,卖场租金也不太可能下降——即便存在可能,那也必定会是暂时的;再怎么艰难,厂方恐怕也难以提供更多支持——在其自身都面临困境的时刻,与这种不过是买卖合作关系的代理商,能有多少牵挂?

  长久以来,对家具代理商而言,都是厂家做好了“蛋糕“,卖场找好了买家,代理商中间做做倒手就把钱给赚了——如此容易的操作,如此容易的赚钱,怎么可能让这些代理商得到真正的历练,去收获零售运作的点点滴滴呢?

  无论是因为卖场过剩,还是全国整体经济的下滑,可以肯定的是,家具越来越难卖,此时一味的呼喊当然不能成为解决之道,而对于商人本质的大多数经销商而言,无利可图的事情一定不会再做,而需要更辛苦的赚钱,一是要考验其自身的耐力,更需要比拼经营的智慧了。

  这里不得不聊聊一些寻求突破的经销商,有两类很值得全业界关注,一是与制造品牌合作,开设大型品牌独立店,经营专一品牌的核心代理商;二是自设商场,自主经营多个品牌的独立运营商。

  关于开设品牌独立店的核心代理商,其对品牌和产品的专注,以及与企业的战略合作倾向,实则带有一定的双赢思维。其优势不言而喻,几乎与家具品牌实现了利益捆绑——也正因为此,即便是有利可图,但绝大多数“商人“们并不愿意把自己拴住在一棵树上。与此同时,此品牌的运作优劣直接影响到经营的好坏,而国内真正能较好运作品牌的家具企业,能有几个呢?

  其二,一些自立门户,甚至企图将家具制造商最终发展成为OEM的梦想者,看上去稍稍有些说大话了。尽管他们可能代理经营了几十上百个家具品牌,规模不可谓不大,但如果依然是以卖场为主体渠道,那就仿佛是一个司令指挥着上百只小舟航行,假遇风浪,那几乎会瞬间覆灭;而如果自建卖场,便将涉及采购、设计、店面整体运营、销售、物流等诸多工作,这将对其能力是个巨大的考验——这就像是指挥一艘“泰坦尼克”,需要系统性操控了。

  不客气的说,就当前而言,有几个代理商能有如此高度呢?

  连锁卖场:其实我很无奈

  卖场并不能独善其身。

  连锁卖场的模式已不需多谈,依靠租金的盈利方式本应属于商业地产的范畴,然则仅仅局限家具品类的现实,同时又是家具零售最主流的终端形态,自然大家把对渠道的关注聚焦于此。

  尽管入驻的代理商怨声载道,对高额租金、粗放管理有诸多不满,而家具连锁卖场却会有其自身的无奈。不可否认,在中国家具内销发展的近十年中,收益最大的便是卖场。如果说家具代理商的钱赚的容易,那卖场的钱则赚的更加简单了——盖楼,招商,收租,一个简单不能再简单的模式,却搜刮了家具零售近50%的利润,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生成了当前家具卖场的基本形态——粗放的管理,对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漠不关心,一直保持强势姿态。

  理论上,家具卖场最有机会成为渠道创新的开拓者;而事实上,习惯了轻松、大把赚钱的这些连锁卖场,有几个愿意去淌家具零售这么辛苦薄利的浑水?更何况,即便是某些卖场有这样的规划,甚至是小规模的经营,其哪里会有完整的人才梯队?又如何能在短时期内实现整体盈利呢?

  换个角度:或用商业思维思考

  在商言商,在渠道问题上,恰恰是与商业利益衔接最为紧密的部分,更是各企业敏感而又向往突破的部分。用商业的思维看,连锁卖场绝不会轻易放弃既得利益,努力保卫着传统渠道的核心地位;制造企业在避免被卖场牵制的同时,不得不思索自身品牌在终端的推广——这便需要在渠道创新上做出努力;而对于代理商而言,如没有很好的修炼,不经历自建独立品牌和渠道的坎坷和波折,最终也只能跟着其他方,赚点小钱了。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