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能源替代革命或推动泉州建陶转型升级

/ by 中洁网 浏览次数:

  近日,天然气取代水煤气的新一轮能源替代革命袭来,泉州建陶行业再次面临新挑战。根据泉州市政府要求,截至2013年底前,全市陶瓷企业必须全部改用天然气。由于天然气价格高昂且不稳定,不少泉州建陶企业存在极大抵触心理,使得推广进度举步维艰。

  据了解,泉州陶瓷行业现在普遍使用的燃料是水煤气,不仅污染环境,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强制推广更为环保的天然气成为地方政府减少环境污染、加快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由于产品附加值高,消化能力强,目前德化已顺利完成了全部工艺陶瓷企业的天然气替代。产品附加值低的晋江、南安的建陶业却在艰难中推广着。

  据最新统计,泉州230家建筑陶瓷企业中,有80多家完成了天然气的全部替代或部分替代,其中晋江占了70多家。这已经严重滞后于政府的整治时间表。根据晋江市政府的时间表,第一批73家陶瓷企业必须于2011年底全部淘汰煤气发生炉,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第二批76家,期限是2012年底,第三批的23家企业,期限是2013年底。然而截至7月中旬,第一批的企业仍有大部分未按期完全完成清洁能源替代任务。

  近两年出口形势不佳,内需疲软,再加上晋江建陶产品的附加值本身偏低,企业经营已显艰难。在天然气和各种整治措施的双重压力下,晋江172家有证照的建陶企业已有11家不堪成本重负,处于停产状态。在这一环境下,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发展稍占优势。能源革命或成为政府撬动建陶行业转型升级的杠杆。

  资料显示,泉州陶瓷行业推广天然气始于2009年,天然气价格在过去三年两次大幅提价。2008年9月,泉州陶瓷行业的天然气价格是2.8元/立方米,2010年10月提高到3.1元/立方米,2011年9月又提高到3.6元/立方米。两次提价后,地板砖成本增加了1.9元/平方米。假如一条窑炉平均每天生产10000平方米陶瓷,每年则要增加至少450万元成本,晋江全市400多条窑炉一年要因此多支出20亿。为此,第二次涨价时,遭到了泉州建陶企业的集体抵触,并上书有关部门寻求帮助。

  针对陶瓷企业使用天然气遇到的成本压力,泉州市政府已在日前发文通知,决定对晋江市、南安市和德化县陶瓷企业替代使用天然气阶段性予以每立方米0.15元资金补助(各县、市也有相应的资金补贴),并从省里争取调剂的6.28万吨优惠价格气量全部分配到建陶企业。不过,这份补贴政策,只限定今年年底前,往后就靠企业自己去想办法。

  此外,相关部门也积极奔赴佛山等产区,寻找能源解决方案。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