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大雨滂沱,却未能带走家居行业的阴霾。2012也已经过了大半年,家居行业一路走来可谓历尽风雨,安信毒地板事件的风起云涌,家具业频演“跑路门”,佛山照明的关联交易曝光,陶瓷和卫浴企业的倒闭潮……蓦然回首,却发现肩上早已搁上了重负,风雨并不是突袭而是早有“平静”埋伏并一直相伴,让人不禁堪忧,家居行业究竟路在何方。
房产限购 家居行业市场的一大包袱
限购令的出台有人喜有人忧,可是对于家具行业短期而言是一大包袱,或多或少抑制了购房量,影响了装修量。这对下游的陶瓷,卫浴,地板,灯饰,家具行业市场无疑是致命一击,但也有人说房产限购的同时保障房相继出炉,家居行业还是面临巨大商机,然而保障房市场毕竟是“非主流”,倘若盲从舍本逐末未见得就能卸下包袱,可能会适得其反,尤其是对于原本定位高端的家居品牌,若贸然进军保障房市场品牌定会受损。
有业内专家认为“限购令”是为了打击投机买房,会使真正需要买房的人买得起房,自己买来的房子自己装,一定会对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对家装公司提出了新的考验。也许这个包袱考验的不是企业的实力,而是整体的综合素质。在房产限购令的催化下,无论是地板,陶瓷,卫浴,还是家具,灯饰行业都会进行一场大洗牌,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将逐渐被挤掉。不管政策如何调控,家居企业练好内功,抓好管理才是硬道理。
淡季中的家居行业市场暑假中过冬
背着房产限购的包袱,家居行业虽然走得辛酸但也挺过了一段日子,“五一”促销风刮过,却又迎来了淡季。六,七,八三个月是传统的家装淡季,家居卖场多是人气稀薄,生意冷清。气温不断升高的暑假对于家居市场而言却是寒冬。就陶瓷行业来看,建陶产品占地面积大,若其产销失衡,资金、库存必然承受一定压力,不少品牌的库存量都在几百万元以上,有些品牌的库存量甚至达到了几千万元。除了陶瓷企业,家具企业也同样是面临淡季的压力,据业内人士透露传统淡季中家具销量不及年底两个月的一半,现金流本来就小,而且家具很多都是赊销,到了下半年才能回款,年中成了最难熬的时候。
当然挑战与机遇是并存的,不少家居卖场抱团取暖卓有成效,各种打折促销还是大行其道依然能引起一阵热风,电子商务成为渠道新宠,暑期档的时间很长,不少业内专家认为家居企业可以先练好内功来应对淡季,通过在淡季里以“新”来突出重围,既从创新产品,完善渠道,提升服务三个方面来不断扩大品牌效应从而挺过暑期中的严冬。
行业相当低迷 家居行业之路崎岖难行
上有房产限购,下有淡季严冬,若提起今年的行业市场形势,大多数人都会用“低迷”来形容。近来,宝丽瑞嘉瓷砖位于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的展厅倒闭,公司员工被遣散,深圳亿元级LED企业——深圳愿景光电子有限公司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红星美凯龙广州首店预计10月撤场.....这些业内坏消息无不印证了家居行业的低迷。可见家居行业之路,崎岖难行,引人深思的是行业低迷的背后是怎样一块绊脚石?
纵观家居行业,陶瓷卫浴成为装修中必不可少的家居建材之一,然而我国陶瓷卫浴行业近年来发展过快,出现了产业增长速度超过人们购买能力的现象,不合理生产与各地政策分不开。作为一心想做大产业的各地方政府,很多只关注GDP而忽略了家居行业的生存环境,“政绩工程”的发展 却带来了行业市场的低迷。面对行业低迷的重负,何为出路?各地政府要发挥化解市场供需矛盾的和平使者的作用,企业要改变生产模式,技术创新,注重环境保护,依法用工,拥有自己的品牌才是可行之道。
重负时期下,家居行业之路漫漫兮,能否光明延伸,还待吾等上下而求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