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份报告显示,亚太地区是全球最活跃的房地产市场,亚太地区国外买家购买房产的份额2009年约为14%。房地产咨询公司高力国际(Colliers International)的一份报告称,来自中国大陆的投资者占到温哥华、多伦多、伦敦和新加坡四市全部境外不动产投资者的20%~40%。在新加坡,来自中国的购房者已经超过印尼和马来西亚,中国投资者拥有接近30%的新加坡私人住宅。
在泰国曼谷的拉差达披色路,由于临近中国驻泰使馆,经常有中国企业家和游客活动,不少公寓用中文打出了“每平方米降价1万、赠送全套家具、外籍人士可办产权”的大幅广告。
“天际”公寓的销售人员告诉人民网记者,公寓有15%的配额销售给外国人,顾客有美国人、印度人和中国人。在柬埔寨和缅甸,人民网记者也经常看到大幅的房地产销售中文广告,当地朋友说确实有中国人购买或者租用了一些房产,而且经常有从国内来的客商咨询当地房地产。
但是根据人民网记者了解,由于各个国家的市场环境、房产政策和法律均有不同,如果不加考虑就海外买房,很可能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虽然不少海外国家房价不高,但购房、持有、出售等诸多环节消耗的成本不小,而且浮动的汇率也对海外投资带来风险。
泰国土地厅官员威猜告诉人民网记者,在泰国,外国人只能购买公寓房屋,不能购买带有土地权的底层住宅,而且每座公寓内销售给外国人的房屋比例很低。此外,购房款也必须从国外专门汇入,并且出具银行证明。对于希望在泰国帕塔亚、普吉等旅游胜地购房的中国顾客,一定要搞清楚泰国的相关规定,不要轻易相信中介公司的介绍。
在东南亚等一些国家,还要高昂的地产税、社区管理费、房屋保养费等。人民网记者所住的公寓,每平方米就要收取150泰铢的物业费。 另外,对于房屋的喜好,当地居民与中国顾客有所不同。例如泰国气候炎热,当地人更喜欢高层的公寓,而非低密度的低层楼房。如果转手销售,在泰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特殊交易税和过户费等等,超过总价的10%以上。
记者有不少朋友初到泰国时,都被当地低廉的房价和较好的服务所打动,产生在当地购房的念头,可经过仔细考虑后,不少人放弃了在海外的购房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