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颈,这词近年来出现的频率很高,家具企业同样不能幸免,很多家具企业感叹市场难做,这就是碰到了“瓶颈”现象。营销工作已成为家具企业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最大“瓶颈”。中国家具的历史源远流长,而真正得以迅猛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大多数家具企业用10至20年的时间完成了初期的原始积累,几年都走过了一条简单扩张而盲目无序的路子。面对新的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市场,家具企业必须以理性的态度,宽阔的视野和超前的意识来审视并反思企业的营销现状和发展趋势,加强企业营销的创新力度。
家具营销策略的创新
在中国,同样是做家具,派别也很多。每一类企业、每一种营销模式、每一个团队塑造出了不同的派别,各有各的专长,各有各的看家本领。从地域特性区分,有京作、苏作、广作和鲁作等;从风格上看,又有中式、欧式、古典、现代之区别。每一种区分都代表一种方向,都代表某些企业的优势。
因此,建议中国家具的企业最好能从技术、资金、人才、渠道、产品、品牌、营销、管理等方面来检讨一下自身;从政策法规、消费者、经销商、零售商、广告媒体、社会团体等方面审查一下资源,看哪些是企业可以调控并加以利用的。然后将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充分地结合与运用,创造出一种特色的、多赢的、可操作的营销模式来。
比如说,你在营销、资金、人才有优势,你就可选上一两个有卖点、有特色产品,好好包装一番,集中优势兵力、集中资金、集中精力操作,响彻全国是完全可能的。总之,发挥自身优势,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才是谋求发展的出路。
在制定整体营销方案时,目标要求具备战略性,行动要求细节化。比如,同样是做市场营销,水平高低各有不同。很多事情看起来差不多,实际上差一点就会差一大步。不能雾里看花,用大概、差不多、基本上一样来安慰自己。要做得系统、做得明白,不能走马观花,盲目模仿。
家具产品研发创新
营销部门与研发部门的交叉点在于新产品概念的提出,两个部门的“性格”差距如此之大,以致两个部门沟通非常困难,把书生型的研发部门与外向型的营销部门捏合在一起非常不容易。对此,有以下三个建议:
第一,明确提出提炼新产品概念的主要责任方是营销部门。营销部门不能一味指责研发部门没有提供有价值的新产品,首先要问自己是否为研发部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营销部门天天与市场打交道,只有他们对市场需求的理解最为深刻。某企业规定,业务员参加每月的营销例会时,必须提出几个新产品概念,并将此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为了使新产品描述容易被研发部门理解和执行,企业专门设计了“新产品概念描述清单”供营销人员填写。
第二,营销部门与研发部门在工作上相互渗透。比如,研发部门必须参加营销部门的月(季、年)度营销例会或市场分析会,营销部门必须定期参加研发部门的工作会议。此项工作旨在解决营销部门不知道研发部门会做什么、能做什么的问题,同时解决研发部门不知道营销部门需要什么的问题。
第三,建立跨部门的新产品研发调研小组。该小组由懂得技术的业务员和懂得业务的技术员组成,以便形成这样的一种组合效果:让书生型的技术人员潜心做研究;让外向型的营销人员专心做新产品调研、做市场。
家具运营模式的创新
2012年,家具行业形势严峻。当前严峻的市场环境已经直接威胁到一些中小型的家居业主的生存与发展,生存堪忧。然而综合势力强、抗风险能力强的商家则不会被轻易淘汰。时代变了,市场变了,同时也需要我们的改变。品牌亟需建设,新兴渠道亟需探索,思路亟需改变。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创新呢?
首先,要考虑对手的市场状况和品牌形象,应该具有相对优势,没有负面影响。其次要精确测算双方的成本投入,尽量实现合伙成本最低化。再次,在实施方案上,应尽可能地有利于合作双方,可以置换各自的优势资源,最大化保证各自的资源在这个系统之内发挥价值,一方面更好地满足各自市场的需要,一方面可以节省各自的营销成本,实现收益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