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明:对“陶瓷CEO金牌俱乐部”的一点感悟

/ by 华夏陶瓷网 浏览次数:

  四月28日下午,笔者应邀参加了在佛山举行的陶瓷CEO金牌俱乐部的启动仪式,并客串主持了其中的嘉宾互动对话环节。总的体会是陶瓷行业职业经理人正从“无意识”走向“自觉”,但离成熟还很远。

  记得七八年前笔者进入陶瓷行业不久,就想利用媒体平台成立陶瓷行业职业经理人俱乐部,并计划每年末召开一次职业经理人年会。但后来证明这一计划还是有点超前。其时社会上关于职业经理人的概念也刚刚流行,笔者想赶个时髦,岂料应者廖廖。因为陶瓷行业其实整体落后IT、家电等行业至少五至十年。

  但把职业经理人聚集在一起的努力此后也一直没有停息。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曾经牵头动议并筹备成立中国陶瓷经理人学会,而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则随后迅速在旗下成立职业经理人俱乐部。最终的结果是经理人学会因种种原因没有张罗起来,经理人俱乐部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也有点销声匿迹。

  现在10位热心的发起人重新燃起了行业有关职业经理人组织的热情。让人惊讶的是启动仪式暨晚宴居然有两三百人参加,而且这些人基本都是营销副总、营销老总。这不能不让人感叹“时移势易”。这些年轻人大部分属于70后和80后,他们比60后和50后更加具有抱团意识。

  在作开场白的时候,笔者提到公司的力量和职业经理人力量。2010年央视播出了一部很不错的记录片《公司的力量》。片中提到:公司为全球81%的人口解决工作机会,构成了全球经济力量的90%,世界上有161个国家的财政收入比不上沃尔玛公司。同时,还引用约瑟夫.熊彼特的说法:人们光是制造出令人满意的肥皂还不够,还必须诱导大家洗澡,于是,公司发明并传播了体臭和口臭的概念。

  笔者转述以上话想表达的意思:公司的力量非常伟大,而让公司伟大的是那些同样伟大的职业经理人。在活动前几天邀请对话嘉宾的时候,几位较有影响的策划人(市场总监)因为对CEO这个称呼比较敏感,因此婉拒了笔者的邀请。于是笔者特意查资料,考证下职业经理人的缘起。其中一种说法是,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彼时美国铁路大规模运营,但轨道、机车等分属于不同区间的业主,导致列车每到一站都要更换车体和押车人员,并进行区段计价结算。这导致经常性地货物缺损和交货拖延。

  而直接诱因则是1841年两辆列车相撞,美国政府意识到铁路企业主已经没有能力管理好列车的运行,应该选择有管理才能的人来担任企业的管理者,由此,世界上第一批职业经理人即专业货运计划人员应运而生,这些人接受政府统一付薪,薪酬标准几乎两倍于当时熟练工人。

  现代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也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老板通过货币资本收益,工人通过出卖劳动力获益,而职业经理人则通过人力资本获取回报。职业经理人与老板通过“委托—代理”的契约形式,形成雇佣关系。职业经理人获得公司的全部或部分(某一部门)的经营管理权。其对等的责任是为公司资产保值、增值。

  然而,作为一个门槛并不是很高的传统行业,陶瓷企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内部分工并不是那么明确,老板、经营者一肩挑的大有人在。这使得不少企业家族色彩浓郁,而所谓的职业经理人其责权利并没有真正到位。尤其是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顺风顺水的时候,职业经理人基本上不可能获得公司实际的经营管理权,充其量也是带附加条件的有限授权。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这种局面开始有些改善。更多的老板尝试通过充分授权的办法来调动职业经理人的积极性。另一些则通过成立品牌营销公司,吸纳经理人为小股东的形式以留住志同道合的年轻干才。

  所以,笔者在给互动对话作最后总结的时候说,陶瓷行业已经出现了像陈克俭先生那样的职业经理人的标杆,但职业经理人创业永远是我们这个行业最具活力、最为壮观的景象之一。但正如笔者在本专栏曾经提到的,“ 创业未必是陶瓷行业经理人的宿命”,未来陶瓷行业也必然整体进入真正的职业经理人时代,而在新的时代职业经理人会有更多的机会完成从打工者到老板的“惊险一跳”。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