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安居中国噩梦延续 南京店涉嫌欺诈被罚

/ by 新金融观察报 浏览次数:

  南京,关店了;青岛,整顿了;官司,败诉了......继2009年大溃败之后,百安居中国的噩梦如今依旧延续着。

  而这,仅仅是一个缩影。

  频陷负面

  祸不单行,可谓是百安居中国眼下境遇最贴切的写照。

  时间刚刚转入2012年,百安居青岛店便惹上麻烦。不仅超市内空气质量未按相关要求进行检测,部分工作人员健康证过期无效,这家开店10年有余的超市甚至从未办理过公共卫生许可证,不得不接受停业整顿处罚。

  与此同时,远在东南沿海的百安居南京大桥店则因’虚构原价’的价格欺诈行为,被江苏省物价局点名通报,并处以5万元罚款。巧合的是,该店受到’处分’后不久,便宣告正式关闭。这意味着,这个曾经一度与北京、上海、深圳共同被寄予厚望的战略城市,已关掉了其第三家百安居门店,仅剩最后一个店面来维系着百安居在南京的脸面。

  坦白而言,作为零售卖场,开店、关店实在算不上新奇,而百安居此番南京闭店之所以如此挑人神经,不得不需要翻出百安居中国的旧账来做一解释--事实上,这已经是百安居中国历史上关闭的第24家店了,其在华门店数早已从鼎盛时期的63家缩减至如今的39家。

  早在2009年,百安居在华便爆发一波’关店潮’:自当年5月,百安居哈尔滨店停止营业开始,百安居在华溃败之势便一发不可收拾;仅过十余天,沈阳店停止营业,百安居正式撤离沈阳;随后,天津、西安、青岛、福州等地共计22家门店先后停止运营,已经超过了当时门店数量的1/3。其中,甚至包括百安居在华购地自建、无需承担任何租赁费用的南京栖霞店。即便如此,百安居中国的母公司翠丰集团仍然决定对剩余门店缩减面积,以应对几乎全部门店亏损的事实。

  引发关店潮的理由很简单,止损--2008年,百安居在华销售下降24%,亏损高达5200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5.18亿元。与此同时,百安居全球收入却实现10.86%的增幅,达100.26亿英镑,净利润则同比增长7.2%,至5.03亿英镑。

  连锁店的运营模式中,这种’断臂保命’的方式很常见。在这种投入成本巨大的成长型市场中,叫停经营不善的、保留精英的方法,从大局看是可以提升整体盈利的。’中国特许经营学奠基创始人,中国政法大学特许经营研究中心李维华博士告诉新金融记者,百安居中国在适当的时候用了恰当的方法,只是这始终没有换来期望中的回报。

  据国内某媒体报道,百安居中国市场目前仍处于巨亏状态,已进入连续第四年亏损。本报多日来一直试图与位于上海的百安居中国总部就此数据进行核实,无奈电话另一端却始终无人接听。如此一个细节,或许多多少少可以玩味出百安居中国一路走来的些许味道。

  噩梦延续

  百安居今日吞下的苦果,已被深埋了四年。

  不得不说,2008年是百安居在华的转折之年。在此之前的百安居中国,头上更多时候顶着的,依旧是’全球500强’强势来袭的耀眼光芒。

  自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凭借资本雄厚大量进货、大量销售来夯实竞争力的百安居一度连续多年保持销售额的两位数增长,经过短期’战略性亏损策略’杀入中国四大城市之后,百安居在华逐步站稳脚跟。2003年,百安居中国扭亏为盈;2004年,净利润大幅增长,达到7200万;2005年,在华门店数已突破50的百安居以48%的增幅,实现3.13亿英镑销售额。

  百安居中国势头正劲的另一佐证,体现在其国内市场整合并购步伐加速。2004年,百安居仅用自建1个卖场的资金,一举拿下了普尔斯马特地理位置极为优越的5个卖场;2005年,百安居对德国第一大、世界第四大建材连锁超市欧倍德在华业务的收购,则令其在一夜间新增13家门店;到2006年的鼎盛时期,在27个城市开出60家店面的百安居,已成为众多家居品牌梦想进入的殿堂。以致时任百安居中国总裁的卫哲(微博)大放豪言,声称于2010年将在全国30个城市内开设100家店面,实现总销售额达到150亿人民币以上。

  然而,随着卫哲(后任阿里巴巴(微博)CEO、嘉誉基金创始人)及当时的百安居中国执行副总裁袁伯银(后任万科副总裁、红星美凯龙集团总裁)、采购副总裁全国珊(后任全球最大建材连锁超市家得宝中国区总裁、台湾顶好超市董事长等)、华东区总经理孙坚(后任如家CEO)等一干商界奇才的先后离职,百安居中国急转直下。直至2008年前后,百安居不仅交出脸红业绩,潜藏多时的零供矛盾的全面爆发更是将百安居中国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以致100家店面的承诺,也一并食言了。

  2007年6月,上海雅迪尔居饰用品有限公司50余名员工前往百安居中国总部静坐示威要求追回1200万货款,并造成肢体冲突。随后,雅迪尔公开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停止向百安居供货;不久,图腾宝佳、欧韵诺依、宏耐、美驰等多个百安居供货商联合中国建筑(601668)(3.21,0.13,4.22%)装饰协会厨卫工程委员会等行业协会对百安居中国展开声讨。讨伐的队伍中,自然包括被称为’中国家居零供第一案’的当事人之一韩丽橱柜。

  时至今日,耗时四年的案件方才尘埃落定。今年春节前,上海市二中院终审判决百安居中国赔偿韩丽橱柜251万余元货款。单就事件本身而言,对于百安居中国而言,迟到四年支付251万余元的’代价’未必多不划算;对于供应商来说,抗争多时才换回本该属于自己钱财的举动也并未见得占了便宜。但事件背后的象征意义非同寻常,对于供应商如此,对于百安居中国更是。

  零供矛盾激化前我们还没有和百安居合作,如今基于百安居在国内的信誉来看,未来我们更不会与此类客户合作。’实创装饰集团华东大区总经理耿黎明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表示,百安居中国已将对供应商的’剥削’袒露无遗。

  根据雅迪尔控诉百安居的材料显示,百安居的’剥削’方式有二:’一种是案中所诉重点拖欠货款,即以不继续供货就不结货款相要挟,以迫使供应商冒着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不断供货,货款却越压越多;另一种则是逐年提高返点扣利,如从2004年的18%,到2005年的29%,至2006年的33%-34%,再至2007年的37.2%。而算上五一促销10%的返点和百安居装潢公司扣除的10%,扣点总额已达57.2%。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