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版四合院”现身省博(图)

/ by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浏览次数:

精致的“陶瓷版四合院”

  按照生前居住的院落,专门烧制一座陶瓷品用于陪葬,甚至是家里面有几头猪都能看到,这还真有点稀罕。18日,记者在省博物馆就见到了一件这样的文物西晋时期的越窑青釉院落。

  18日是第34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与记忆”,省博联合安徽省古陶瓷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安徽省民间古陶瓷藏品展”昨天拉开序幕。这次展览将民间的陶瓷宝贝全部集合并集中展出,这在省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些难得一见的民间宝贝,造型奇特并且多种多样,每个都价值不菲,部分甚至在大型博物馆中都难得一见,喜欢文物的朋友们可有“眼福”了。

  陶瓷版的“四合院”现身

  西晋时期的房子啥样子?看完这个展览中越窑青釉院落,你就明白了。精致的大门、上房、亭子,院落四周的墙壁还有专门的雕饰……

  当天上午的展览上,这座院落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他们中的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过去看到的陶瓷都是生活用品,比如碟子、盘子、花瓶等,为何这个陶瓷是一座院落呢?

  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李广宁给出了答案,在西晋时期,流行一种做法:仿制生前居住院落的模样,按照一定的比例,烧制同样的院落,并将它作为陪葬品。

  生前居住、享受的东西死后也能享受了,李广宁道出了古人这么做的缘由,他表示,部分人甚至将家中牲畜的数量都会在上面体现出来。

  剪纸和陶瓷唐代“联姻”

  传统工艺中,剪纸是剪纸,陶瓷是陶瓷,什么时候这两种技艺搭在一起了呢?李广宁称,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是在南宋时期才有的这种技艺。但昨天的展品中就有一个寿州窑剪纸贴花酱釉银锭枕打破了这种说法。

  细看这个枕头,没什么,就是一个枕头,但细看之后才发现,枕头的两侧还有寿州窑特有的镂印花技法。

  李广宁介绍,两侧的图案就是根据剪纸工艺来做成的,在烧制之前放置了剪纸的模板,因为旁边放置剪纸,烧制的火候特别不好把握,很难做。

  在过去,人们误以为这种技艺是在南宋时期才有的,但当天这个唐朝时期的“枕头”打破了这种说法,并将这种烧制工艺出现的时间往前推了几百年。

  文物漂洋过海来看你

  中国的陶瓷很早以前就开始外销,在当天的展品中,有几个文物就是漂洋过海回来的。

  李广宁介绍,唐朝时期,长沙窑中烧制的部分陶瓷外销到东南亚、中东等地,为了配合那边的需求,记者看到这几件陶瓷上的纹饰也颇具热带亚热带风格,比如上面的纹饰为椰子。

  据了解,这几件宝贝是从印度尼西亚的一座沉船中打捞上来的,历经这么多年,这些中国造的陶瓷漂洋过海又回来了。

  107件展品全来自民间

  与以往省博的展览不一样,这次展览的全部107件展品都来自民间收藏爱好者。

  关于陶瓷的价值,省博副馆长黄秀英给了一个评价:将近80件以上的展品为一级文物,这种展览的规格是非常高的。

  当天在现场,除了安徽的文物收藏爱好者之外,浙江等地的文物收藏者也特地跑来一睹这些文物的“芳容”。

  李广宁告诉记者,部分文物作品从未面世,甚至在我国大型的博物馆中都很难见到,安徽收藏界可是大手笔哦。而这次展出的文物,时间跨度很长,从原始陶瓷到晚清时期的陶瓷,几乎每个时代都有,并且唐朝以前的居多。

美家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推荐本文:
今日热点
更多>>
精彩专题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年会暨陶瓷行业荣耀榜
第八届中国(佛山)陶瓷工业发展年会视频
广东陶瓷工业执照大奖
  •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总评榜投票专题

  •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专题:第六届中国(佛山)陶瓷发展年会暨陶瓷十强企业授牌仪式

  •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专题:2017第二届佛山陶瓷十强企业特别专题

  •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专题:中国陶瓷趋势论坛暨中国陶瓷十强企业总评榜

行业焦点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