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化陶瓷行业营商环境,加强行业协同和自律,联动执法部门加强执法监管,有效遏制当前行业存在的乱象,引导企业依法依规经营,结合禅城区陶瓷行业协会作为禅城区司法局首批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的职能定位,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政执法监督中的桥梁作用,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协同机制,整治陶瓷行业长期存在的乱象,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升“佛山禅城陶瓷”品牌公信力,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重点任务与措施
(一)强化行业自律与标准引导
成立“陶瓷总部合规联盟”,组织企业签署自律承诺书,明确反对仿冒、虚假宣传、低价倾销等行为,设立行业“红黑榜”公示机制,定期发布《行业合规动态》。
制定《陶瓷行业直播营销合规手册》《产品标识与宣传规范指南》等行业标准,明确负面清单,规范短视频营销、产品宣传等行为,杜绝夸大宣传和恶意诋毁。
(二)加强售后服务与渠道管理
推动建立行业统一的售后服务责任认定机制和纠纷调解流程,明确厂商、经销商、施工方责任,减少推诿扯皮。
规范工程渠道与经销商渠道冲突管理,倡导品牌方建立透明、公平的渠道政策,避免低价倾销冲击市场。
(三)遏制价格战与低价倾销
定期抽样调查主要产品的行业平均生产成本,为执法部门认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提供数据参考。对长期异常低价的企业,提请税务、市监部门介入调查其是否存在偷税漏税、以次充好等行为。
(四)建立行业乱象线索收集与反馈机制
依托协会“三贴近”优势(贴近企业、行业、部门),每季度开展“陶瓷市场秩序微体检”,深入企业展厅、经销商门店等一线,收集产品标识造假、虚假宣传、价格恶性竞争、知识产权侵权等乱象线索和对行政执法部门的意见建议。
建立“问题清单”双月度报送制度,将收集到的乱象线索和意见建议分类整理,通过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渠道,定期向有关执法部门报送,推动靶向治理;对需开展执法监督协调的问题线索,向区司法局反馈。
(五)推动执法监管与行业协同
搭建“执法-企业”对话平台,组织合规研讨会、案例分享会,邀请执法部门解读政策,帮助企业理解执法“底线”与“温度”,提升合规经营能力。
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提请市场监督、生态环境等执法监管部门,针对陶瓷行业乱象高发领域(如5A标准执行、环保、知识产权保护、价格秩序等)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协会提供相关信息支持。
三、保障机制
区司法局指导禅城区陶瓷协会依法履行监督联系点职责,对报送的反映执法部门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执法监督问题线索优先核查、快速反馈,形成“收集-研判-处理-反馈”闭环。
协会建立“问题收集-分类研判-跟踪反馈”工作机制,确保每一条监督信息有落实、有回音。
定期开展对行业乱象治理监督评估,对治理成效显著的企业予以表扬,对整改不力的纳入重点监管名单。
通过本方案实施,力争在2年内显著减少陶瓷行业乱象发生频率,提升企业合规经营意识,增强消费者信任度,推动禅城陶瓷行业形成公平、透明、有活力的市场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